IT之家 03月26日 17:32
望远镜关键器件实现国产替代,17 年依赖进口历史终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发出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该促动器是LAMOST主动光学系统的关键器件,其国产化标志着中国在天文望远镜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性能优良的促动器,分辨率高达4.45纳米,满足了10米级大口径拼接望远镜的关键器件需求。这项成果不仅保障了LAMOST的稳定运行,也为我国自主研发大口径光学拼接镜面望远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有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应用。

🔭 长期以来,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关键器件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一直依赖进口,这给望远镜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 南京天光所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分辨率高达4.45纳米,实现了该关键器件的国产化。

💡 该项成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的成果之一,为LAMOST更换了超寿命服役的进口促动器,共研制了219套促动器和37套智能控制器。

🚀 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的成功研发,为我国自主研发大口径光学拼接镜面望远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有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进一步应用。

IT之家 3 月 26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报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研发出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解决了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IT之家从报道获悉,在 LAMOST 主动光学系统的诸多关键器件中,波前传感器、力促动器和镜面支撑等技术都已实现国产化。但作为主动光学关键器件,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却一直依赖进口,给 LAMOST 的稳定运行和数据产出带来安全隐患。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南京天光所就针对位移促动器展开技术攻关。多年来,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并掌握多种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的研制技术,成功研发出性能优良的高精度位移促动器,为自主研发大口径光学拼接镜面望远镜的位移促动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的资助下,为了替换 LAMOST 大批量超寿命服役的进口促动器,南京天光所组建项目执行团队,自主研制出 219 套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和 37 套智能控制器,促动器分辨率高达 4.45 纳米,满足了当前我国建设 10 米级大口径拼接望远镜关键器件的需求

随着项目执行团队稳步攻克位移促动器的核心器件难题,自主掌握关键技术,长达 17 年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终结

据悉,纳米级高精度微位移促动器未来有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进一步应用。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研制的我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兼大口径及截至 2023 年获取光谱最多的望远镜,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一架视场为 5 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

LAMOST 于 1997 年立项,2001 年动工,2009 年 6 月通过国家验收,2010 年 4 月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LAMOST 郭守敬望远镜 微位移促动器 国产化 天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