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0岁,球龄25年。身高183体重175身体保养不错,现在依旧是野球场大腿。能跳但不跳。制霸半场就两个绝招:中投和转身。半场篮球不需要各种花里胡哨,养生局到处都是空位,强度局防守一个反跑一个空切空位出来了,不需要跑太远,一步空间够投就行了。中投不要瞎练,我投篮很准,准到哪种程度呢,罚球线最高连进过60个,一镜到底。三分线内任何位置没人干扰几乎必进。曾经一起打球的人看我太准,问我最高能进几个。我回答:5个。他说不可能才5个,刚刚就连进了好多个呢。我说:是一下午投丢5个。哈哈哈。
我投篮怎么练的呢,这就是超级干货了。
不要相信灌篮高手里什么的投一万次篮,投篮练的多会让你投篮靠谱,但不能让你成为顶尖射手。在手型和姿势没定的情况下练一万次投篮你也只是练的手感,而不是投篮。因为你每一次出手的位置时高时低,累计虽然进了那么多,但并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投篮练习不是练习进球,而是应该练习固定自己的姿势,包括手型和出手点以及身体上升的速率。找到起球时身体和球一起上升的节奏。起球路径要足够长,要垂直,不能偏左右,这很重要。找到自己出手最舒服的位置,一般在额头附近是最稳定的。然后死死记住,这个位置就是你射篮的枪口。无论投篮远近快慢,哪怕是三分,你出手都要在这一个位置。投篮距离的控制不是手的高低决定,而是脚对地的作用力控制,当你懂了这个道理。你可以击败70%的野球混子了。
我个人总结投篮这项技术的精髓在于两个字:弧线
练投篮不是练进球,而是练弧线。在一个瞬间你会找到自己的那一条弧线,然后固化自己的手型和姿势保持住这条弧线,你的投篮就练成了。升球过程手是空心持球。必须确定出手的手指,我是食指。你也可以是中指。也可以是这两根手指一起,无论是哪一种,记住,最多两根手指拨球,你余生的每一次投篮,就都只用这根手指了,相信我,没错的。
投篮是只有前脚掌着地,但要踩实。身体上升时起跳,找到那个颠儿起来的感觉,最后离地的是脚尖,节奏一定要自己舒服,然后记住这个节奏,余生的投篮都是这个节奏。出手的瞬间把肛门夹紧,听起来不雅,但这其实就是收紧了你的核心。
在我的篮球生涯里我不会投任何一个勉强的球,不是怕不进,而是我认为会影响我的姿势和节奏体系。不要觉得进高难度的后仰和飘移很厉害。我个人理解野球场上那些各种进神仙球的其实都是菜鸡,只要非职业的局,特别是半场,进这种球说明你没有甩开半个身位的能力。大道至简,高手就是通过跑位或者挡拆或者后撤步,得到一个小小的身位,这个身位只需要能让我核心稳定地投出我的那根弧线就够,更何况野球场其实几乎到处都是这种空位。我可以汗都不出地投死对方。当你足够准了,你会发现什么crossover什么拜佛其实都不需要,我经常看眼篮框对方就跳了!丝毫没有夸张成分。
什么时候算练成了呢,不是说你几进几就练成,而是当你投出一个球,一出手就知道这次弧线投出来没有,就练成了,因为只要我能投出那根弧线,我就知道一定能进。所以接波时我最喜欢投绝杀球时喊出“下一组”。因为出手时我就基本可以确定进不进,就是这么自信。因为我信任这条曲线。
总而言之,投篮练的不是进球。而是练弧线。有很多球场大爷投篮很准,但他们每一次的手型脚型都不统一。他们的准是靠长年累月的手感堆砌的,投篮准的人不是靠手感,而是靠那根弧线。起球,离地,出手,拨球,练的是稳定,身体就像一架机器。不要迷信什么压手腕,软手硬手的,记住,投篮的核心要诀是减少变量,比如较少护球手对球的接触面和压力,减少拨球时多余手指的介入,减少起球行程中的停顿和偏移,减少身体和球同时升起时的脱节。减少出手点位置的偏差。练的不是进球,是肌肉记忆固化每一次投篮的细节。
NBA现在很多人都看,有的喜欢看战术有的看球星强打,我现在看NBA最喜欢看弧线,不要看那种球星被贴防的勉强出手,就看那种传导球出来的大空位,看他们投篮的节奏,记住这个节奏,自己投的时候代入这个节奏。看的多了其实真的是会涨球的。人在家中坐,球技自然涨不仅仅是句玩笑话。
我个人在西南野球场算比较高和壮的,去陌生的场子,防守都以为我是内线或突破型。所以防我的一般都是内线大个,开始一两个球我拉出来远投防守方都有那种“放你投”的轻视,然后你嗖嗖嗖的一阵爆射真的会让对方破防的,当他开始外扑或者紧贴我时。我的另一个大杀器:转身 就要登场了。
写的太累了,评论区如果还想看,我继续写转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