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进行的“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历时三年,收集了6828份有效答卷,揭示了中国不同阶层和性别在性观念和性生活方面的深刻变化。调查发现,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对男性性生活的影响出现反转,95后的性生活频率低于80后,年轻女性在性关系中的地位上升。这些变化与年轻一代婚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女性意识的崛起密切相关,研究旨在探讨性与人口、健康、婚姻家庭及社会平等之间的关系。
🤔 调查显示,不同阶层男性在性生活丰富程度上的差异正在缩小,甚至出现逆转。这与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对性生活的影响不再呈现线性关系有关,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复杂变化。
📉 95后虽然性生活开始得较早,但其性生活频率低于80后。这可能与95后在性观念、婚恋观、生活方式上的多元化选择有关,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带来的代际差异。
⬆️ 年轻女性在性关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这与女性意识的觉醒、性自主权的提高以及社会对女性性权利的更多关注有关。女性在性生活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 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现象增多。这与性观念的开放、个人自由的追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有关,也影响着人们对性生活的态度和期望。
3月24日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对性的态度与看法,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的学者曾联手开展了一次“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调查历时3年,共收集到6828份有效答卷,最终的报告在2022年8月初发布。在调查中,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年来,不同阶层和性别之间的性观念和性生活状态,正在发生深刻而出人意料的改变,比如不同阶层的男性中,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带来的性生活丰富程度,出现了拉平甚至逆转;95后的性生活虽然开始得早,但性生活频率甚至低于80后;年轻女性在性关系中的地位则明显上升。这些现象背后伴随的,则是年轻一代婚育观念的改变和女性意识的崛起。於嘉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也是这次调查的参与者之一。她告诉本刊,这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正是,试图理解性,尤其是90后乃至95后年轻人的性生活状态与人口、健康,婚姻家庭甚至社会平等之间的关系。以下是於嘉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