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的本质,是旧自我的消解,新自我的诞生。
Hi,我是 Ray。
一切问题来自于要得太多,做得太少。
输出不是指对外表达,而是指一切和真实世界发生的交互:
做一个项目,做一个分享,甚至是发表一个评论。
老粉都知道我一开始我在小红书分享的是 Notion 教程,分享我自己如何通过这款工具实现自媒体转型,找到人生的第二曲线。
但实际上,在教学超过 1000 位学员,体系化为几个小团队搭建团队管理系统之前,我对 Notion 的掌握,也就及格的程度;
是当我一年完成了 4000+ 学员的教学,服务了 70+ 个人与团队的管理系统服务后,才成为了真正的 Notion 专家。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一个人用 Notion,我能碰到的问题是 1 天 1 个,但我教学1000 个人用 Notion,甚至还给团队提供数字化服务,我能碰到的问题数量,是几百上千倍的。
问题多了,答案自然就多了,技能自然也就精进了。
不过输出的重要性,其实也被说烂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因为知道≠做到,做到≠持续做到,持续做到≠拿到结果。
今天,1 年多时间,做了 15 万粉丝,写了上百万文字的我,详细给你拆解一下里面的逻辑。
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没看到即时收益。
知道,只是你脑子里多输入了一条信息,并且把它记住了而已,完全不足以触发行动。
你知道早睡早起好,但就是要天天熬夜;你知道要坚持读书,但就是不到;
但如果,我给你说今天别出门,明天给你打 50 万。
你一定能做到。
因为,这件事的即时收益,你非常清楚。
但早睡早起?今天做到了明天难道我会瘦 10 斤?如果真能这样,估计绝大部分女生都能做到。
即时收益的构建,需要 2 个要素,一是动机够强,二是预期够真实。
打款 50 万,每个人都想捡钱,动机足够强;今天不出门,也不是什么难事,每个人都预期自己能做到。
所以,你自然会去做。
但有效果的事情,往往不是做一次就足够的,那如何才能持续做到呢?
一是明确长期价值,二是得学会构建系统,让其成为习惯。
能长期坚持发文的博主,只有一类人,赚到钱的。
这不是拜金主义,而是客观世界的反馈机制。
只有你真正感受到“写作 → 被看见 → 被信任 → 有转化付费”的闭环,你才会明白:
输出,是资产构建的过程。
但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赚到钱的博主,最后都坚持了下来。
因为仅靠赚钱完全不够,你还需要一套系统,它能够去对抗:
灵感的缺乏、情绪的波动、平台算法的变动、知识的枯竭...
你的发文完全靠灵感,我的发文靠体系化的内容系统,你说谁能坚持得更久?
那坚持了很久,就一定能拿到结果了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那就等于认同了「努力就能成功」的逻辑。
很可怕,因为做事分为 3 步,一是规划和管理,二才是做,三是复盘与优化。
无论什么事,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想好目标,想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去拆解,如何排计划去实现;
第二步,就是去执行,去具体地推进;
第三步,就是复盘,看看前面 2 步的差距在哪,后续又该如何调整。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都会非常陷入在第二步中,那种心流状态,那种忙碌的状态,那种不管完成什么任务都能带来的成就感,就像毒药一样,让人上瘾;
但实际上,第一步和第三步更重要,埋头苦干谁都会,但如何验证它是你应该做的事,以及你如何持续把一件事给做好,那才是拉开差距的核心能力。
所以啊,一定不能扎进执行里出不来,
忙,不代表对;做,不代表有效;坚持,也不一定有用。
无论是一条朋友圈,还是一篇公众号,或者一条短视频,一个落地的动作,其实都是你在把自己的作品丢进世界,问了一个问题:
我到底够不够好?
而每一次你的复盘和反馈,又是你重新再回应世界:
我能够做得更好。
最终,比你聪明的人,可能会放弃;比你努力的人可能会内耗,但那个持续输出+系统复盘+持续升级的人,才能留在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