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3月22日 16:09
都是谁在用DeepSeek“算命”啊 劝你真的不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DeepSeek等AI产品引发了“AI算命”热潮,但其本质是概率模型,通过模仿命理师的语言和分析框架来预测。文章指出,AI算命利用了巴纳姆效应,给出模糊的预测,让人误以为准确。与人类算命师相比,AI可能更迎合用户期望,给出不负责任的预测。文章强调,AI生成的内容只是概率预测,而非真理,应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迷信,并培养内在的判断力。

🔮DeepSeek等AI产品掀起“AI算命”热潮,用户对其“玄学指令”的关注度极高,甚至引发了“水晶热”。

🤖AI算命的逻辑悖论在于其本质是概率模型,通过统计概率进行预测,模仿命理师的表达方式和分析框架。

🎭AI算命利用了巴纳姆效应,给出模糊且普适性强的描述,让人误以为预测准确,并推荐“转运物品”以实现商业销售。

⚠️与人类算命师相比,AI可能更迎合用户期望,给出不负责任甚至虚构的预测,应警惕盲目相信。

💡文章强调AI生成内容的概率预测属性,呼吁人们理性看待,避免迷信,培养内在的判断力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你用 DeepSeek “算过命”吗?从开年到现在一直十分火热的 DeepSeek ,被人们开发出了“ AI 的 100 种使用方式”。不过,其中最“刷屏”的,大概要属“DeepSeek 算命”。

随手在网上搜索 “DeepSeek”,下拉推荐的选项中“ DeepSeek 玄学指令”赫然在列。点进去一看,这些帖子的点赞数和评论量简直令人咋舌。

更有意思的是,DeepSeek 在“算命”过程中似乎对水晶有着特殊的偏爱,频频向用户推荐各式各样的水晶饰品作为所谓“改运法器”。这在今年年初还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水晶热”。那么,问题来了:“AI 算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模型本质是概率模型

其实在 DeepSeek 引爆“ AI 算命”热潮之前,ChatGPT 之类更早发布的 AI 产品也同样被当作过赛博算命的工具。

但无论是哪种,“AI 算命”这件事从根本上就存在逻辑悖论。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模型,是通过统计概率来作出预测,只是在呈现方式上模仿所谓“命理师”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框架。以杜撰的阳历生日为例:

DeepSeek 根据明确的出生时间信息,确实可以计算出所谓的“八字”,乍一看有模有样的。而 DeepSeek 作出的所谓“运势分析”,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也跟常见的“运势游戏”内容如出一辙。

特别有趣的是,AI 最后还会推荐“佩戴红水晶”。这也是现实中很多“算命先生”的标准操作——分析完“运势”后,总要推荐一些所谓的“转运物品”,实现商业销售。这种“有问题——有解决方案”的模式,让整个“算命”过程显得更加完整和实用,也更符合人们对“算命”的期待。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 DeepSeek “算命”很专业,其实只是因为它的训练语料里相关资料更多更充足,能更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让整个过程显得更有“说服力”和“沉浸感”。

“算命”背后的心理学——巴纳姆效应

如果你用DeepSeek 多次“算”同一件事,就会发现……它每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DeepSeek 等 AI 产品的幻觉问题十分严重(可回顾往期文章《AI 有多会一本正经地瞎编?超出你的想象!》)。

特别是当要求它推测过去某些时刻的“运势”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胡说八道。DeepSeek “算命”看似“好像有点准”的最大原因在于它给出的大多是无法验证真伪的模糊预测。比如前图中的描述:“今年是‘需付出加倍努力方能见效’的年份,可能遇到竞争激烈或项目压力,但表现突出者有机会升职或获得重要任务。”

这正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一展身手的时刻:给出足够模糊且普适性强的描述,让人们自行对号入座。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也称福勒效应(Forer effect)、星相效应(Astrological effect),是描述心理学上的一种认知错误,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行为。

经过训练的 AI 大模型产品“精通”了这种“模糊艺术”,能够编造出看似个性化但实际上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内容。

更值得警惕的是,与人类“算命师”相比,AI 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更加“离谱”。由于很多生成式 AI 被设计为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它们往往会迎合提问者的期望,给出更多不负责任甚至完全虚构的“预测”。

所以,DeepSeek 充其量只是一个更懂得“入戏”的表演者,一个更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的模仿者。“AI算命”日常图一乐没什么问题,但要注意将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预测视为真理,可能会做出不理性的决策,比如盲目购买所谓的“转运水晶”,或者根据 AI 的建议调整重要的人生规划。

更值得警惕的是,不要让“AI 算命”助长迷信思想的蔓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但“AI 算命”却可能让玄学以一种“科技加持”的新面貌重新流行起来。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记住 AI 生成的内容永远只是概率最大化的预测,而不是真理圭臬,AI 更不可能预言命运。真正的人生智慧不在于寻求外部的预测,而在于培养内在的判断力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DeepSeek AI算命 巴纳姆效应 概率模型 迷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