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6 00:13 广东
1、去年底以来,市场的“叙事”,在快速变化
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叙事”,罗列如下:
(1)特朗普推翻政治正确,把盟友端上餐桌,放弃意识形态输出,“m国例外论”受挫,甚至“东升西落”
(2)小红书的中美对账,对m国祛魅
(3)科技突破,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
(4)军事突破,“东风快递”、“遵义舰队”等
(5)文化突破,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
2、主流的观点认为:
“叙事”,推动了风险偏好、股市上涨;
同时,主流的观点认为:
这并非“基本面回升”,所以股市上涨难以持续和扩散、债券收益率难以趋势上行。
我们的观点是:
“叙事”,只是表象;
“周期”,才是本质。
或者说:市场,选择了消息;
而不是:消息,驱动了市场。
3、举个最直接的例子,deepseek
如果在前两年,deepseek出现,市场会是现在的叙事吗?
我们严重怀疑,按照前两年的悲观心态,对于deepseek,大概率会是以下三种叙事:
(1)居然有中国企业敢T战m国AI的领先地位,必然会遭到m国的严厉打压;
(2)deepseek采用的是低价策略,本质就是“内卷”,中国搞不了高附加值;
(3)deepseek采用的是算法优化等软科技,而不是突破了光刻机、芯片等硬科技,只能搞些“旁门左道”。
(注:对于以上叙事,我们均不认可)
其实即使现在,或许也有人持上述观点;
但重要的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叙事:
“中国成功挑战了m国的科技ba权”。
“市场周期向上”+“政策周期向上”(宽信用+宽财政)+“地产周期向上”(一线城市的房价拐点或在二季度),是我们看好2025年经济、股市、债券收益率上行的核心逻辑。
周期初期,市场往往不相信真的能起来;
即使是2009年的“四万亿”,在2008年11月-2009年5月也是小盘股领涨;
但随着基本面逐渐验证,以及情绪周期逐渐发酵,股市会逐渐扩散、切换到经济相关、大盘品种;
同时,债券收益率将趋势性上行。
4、几个长期的话题
全球资金从“m国例外”到“m国除外”:2008年至今,约2万亿美元的外资流入美股,这些外资分享了企业成长性带来的十余万亿美元增值。但在关税和m国衰退的担忧下,在美外资遭遇资产荒,步入新时代下的特里芬两难:美元资产提供的收益无法保障外资对储蓄的安全需求。资金外流驱动叙事从“m国增长例外论”转向“m国资产除外论”,欧洲和亚太分别获得本国资金回流,美债利率中枢面临资金面带来的上行压力。
全球化从“增长驱动”转向“分配驱动”:在我们看来全球化没有终结,分配驱动下的全球化更注重贸易双方政策、信贷、关税等领域的均衡,这意味着贸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低毛利、高海外依赖度的行业和企业。但相比过去三年的混乱,新秩序再差也比没有强。
短期可以看跌美股,但不必为美国的未来过度担忧:404
风险偏好降低后容易出现鬼故事交易:比如现在大家重新关注日银加息。我们曾在去年末的路演时做过相关讨论:市场在日本政策利率逼近1%(宽松货币上限)时有可能进一步unwind pair trading(解除利差交易)。事实上伴随最近更激烈的春斗以及全球风险偏好的下降,已有部分资金提前unwind(解除交易)。在市场已经开始pricing(计价、反映)这个故事之后,日银是否会出台创新性加息政策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东升西落”其实是多个叙事,警惕地缘问题里的速胜论:404
基本面强复苏来临前,最好按照2019年模版看待强势的市场: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