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03月11日 05:20
刘永锋逝世,浙大发布讣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讣告,宣布新能源材料领域杰出学者刘永锋教授因病逝世,享年47岁。刘永锋教授长期从事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带领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级项目资助,并荣获多个奖项。他的离世是学校与材料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全国政协委员刘宁在会议上提到此事,呼吁全社会不要将“过劳”当成典型,应保障年轻人的休息权。

👨‍🏫刘永锋教授是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杰出学者,长期在浙江大学任教,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副院长等,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永锋教授长期从事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带领团队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资助,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国政协委员刘宁在政协会议上,针对刘永锋教授的逝世表达了惋惜之情,并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年科研人员的过劳问题,强调不应将“过劳”当成典型,而应保障年轻人的休息权,避免过度工作对健康和创新能力的损害。

2025-03-10 21:54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3月9日,澎湃新闻独家报道了“材料学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永锋逝世”消息,引起舆论关注与热议。


10日晚间,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刘永锋教授的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新能源材料领域杰出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永锋教授,于2025年1月21日在西安参会现场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5年3月5日16点09分在杭州因病不幸离世,享年47岁。



讣告介绍,刘永锋教授1977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在浙江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25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曾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副院长兼先进材料中心主任,浙江省“全省先进固态储能技术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讣告表示,刘永锋教授长期从事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带领团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杭州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在讣告中,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方面表示,刘永锋教授勤奋工作、潜心育人、严谨治学,主讲《电化学测试技术》《新能源与材料》等课程,指导博士后、博士与硕士40余名,为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示,刘永锋教授的不幸离世是学校与材料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万分悲痛。他一生追求科学高峰的学术精神、严谨治学的师者风范以及谦虚平和的品格,将永远铭刻于师生同行和亲朋好友心中。


据@中国青年报 微博报道,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科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以反映社情民意为主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说起了一件“今天手机里刷屏的事”:浙江大学刘永锋教授突发疾病去世。


“勤劳很好,但不要过劳。”刘宁说,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在研究机构工作,她观察到身边的学生、青年学者,“压力很大”,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时间精力结婚生孩子。此外,她认为强度过大的工作、压力不仅伤害年轻人的健康和生活,还会成为创新的阻碍。


刘宁说,本来没有发言计划,但看到这位杰出的学者英年早逝,感到非常沉痛、惋惜。看到刘永锋家人说他长期高强度工作,刘宁想到了年轻的科研人员群体和更广大的青年劳动者。她建议,全社会不要把“过劳”当成典型、树为榜样,不要在“没日没夜工作”和“成功”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应当保障年轻人的休息权。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刘永锋教授 浙江大学 过劳 科研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