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雀巢官网宣布,从徐福记创始人徐氏家族手中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
早在2011年,雀巢就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徐福记6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此次收购剩余股份,意味着雀巢将实现全资控股徐福记。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在中国市场深耕近40年,现已拥有23家工厂、5个产品创新中心和3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2.1万。全资收购徐福记是雀巢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糖果和零食市场的布局。
1992年,台商徐氏四兄弟在广东东莞创立了徐福记,使其逐渐成为本土头部糖果品牌。仅过5年,徐福记的销售额便突破1亿元。2006年12月6日,徐福记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数据显示,2010年徐福记的营收和税后净利润分别达43.1亿元和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31%,并且在国内有4家大型工厂,共1.6万名员工。
2011年,徐福记已经在全国拥有约1.6万个零售网点的分销渠道,以及完善的本土化产品线,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整合度已经相当全面。此时,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份,希望通过这一合作加速其在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本土化布局。这一交易意味着徐福记整体估值为28.7亿美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徐福记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但徐氏家族保留了40%的股份,继续参与公司运营。
然而,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徐福记的发展并未达到雀巢的预期。新零食品牌的不断崛起,以及消费者对于减糖、健康意识的需求逐渐强化,这些变化给徐福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仅2014年,徐福记在国内糖果市场份额便跌至第三。
为应对冲击,2019年徐福记对产品、品类、品牌、渠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时任总裁苏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徐福记的主要战略是“品牌升级”与“渠道转型”。
改革后的徐福记产品种类不再局限于糖果,还有糕点、沙琪玛、巧克力、果冻等,整体运营情况得到了改善,已经成为雀巢旗下的优质板块。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大卖场超市渠道,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散装糕点三大品类均位居市场第一,散装果冻位居第二,其中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据雀巢2024年年报数据,雀巢2024年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406.55亿元人民币),同比有机增长率为2.1%,其中糖果业务占比为16.1%。这得益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不过近年来休闲零食赛道挤满了各路种子选手。2024年,玛氏收购品客薯片母公司Kellanova,百事收购传统食品公司Siete Foods,行业巨头在这条赛道纷纷加码。这也加快了雀巢的收购进程,特别是中国糖果市场规模庞大,且保持稳定增长。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预计近5年将保持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瞄准更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或是雀巢未来的战略方向。
雀巢方面称,通过此次交易,徐福记将更广泛、更便捷地获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产品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徐福记的既有优势,特别是其强大的分销网络,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徐福记正成为雀巢在中国市场拓展糖果业务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