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3月03日
蜜雪冰城让富途赚的,远不止900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蜜雪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引发资本市场狂热,富途证券凭借1.07万亿港元融资认购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通过免息和高杠杆策略,富途证券吸引大量散户参与打新,表面上赚取少量认购费用和经纪佣金,实则锁定了一批高净值客户。富途证券利用FINI新结算系统下的“一户一票”规则,以及200倍杠杆的“核弹级”杠杆,精准筛选高风险偏好和高资产客户,并将其导入私享服务体系,提升客户黏性。此举标志着互联网券商战争进入客户资产争夺战时代。

💰富途证券在蜜雪集团IPO中,通过向全量客户提供108倍银行融资杠杆且免息,以及面向高净值客户(资产≥100万港元)开放200倍银行融资杠杆同样免息的策略,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吸引了大量散户参与打新。

🎯富途证券通过蜜雪集团IPO的200倍杠杆策略,本质上是构建了一个流量漏斗模型。表面上全量开放108倍融资,但200倍“核弹级”杠杆仅对账户资产≥100万港元的V2、V3会员开放,既制造全民参与的“假象”,又暗设高净值客户“专属通道”。

📊富途证券通过用户在APP内的申购行为,完成客户画像构建,掌握持仓偏好、风险承受力、资金规模等数据。比起短期认购费收入,富途证券更看重高净值客户的长期价值锚定,借机将他们导入私享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打新额度分配、优先认购通道等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高杠杆打新也存在风险,可能导致新股上市初期交易活跃度异常增加,为价格操纵提供机会,并可能使股价被过度追捧,形成泡沫。

“雪王”涨疯了!

3月3日,蜜雪集团以近30%的开盘涨幅强势登陆港交所,盘中最高涨幅一度突破47%,收盘时以1082亿港元市值、41.73%的涨幅引爆资本市场。这场1.77万亿港元天量认购、超5000倍超额认购的狂热,让全球投资者见证了中国茶饮赛道的资本神话。

在这场散户投资者争抢“雪王周边”的狂欢背后,真正的赢家悄然浮出水面——富途证券以1.07万亿港元融资认购额,狂揽59%市场份额。其200倍杠杆的“核动力引擎”,不仅助推散户资金洪流涌入,更借新规下的制度套利赚了一笔。

不过,对于富途证券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锁定了一批高净值客户。

免息赚“吆喝”

通常情况下,通过融资参与港股打新,投资者需要缴纳的费用主要有融资利息、融资认购手续费以及中签后的费用(经纪佣金+证监会征费)。

而富途证券在此次蜜雪集团IPO中提供了多项优惠。比如通过限时免息的促销策略,富途证券将港股打新资金成本大幅压缩,吸引散户争相涌入。

具体来看,富途证券面向全量客户提供108倍银行融资杠杆,且免银行融资利息;针对V2、V3会员及私享客户(资产≥100万港元),开放200倍银行融资杠杆,同样免息。相较一般券商按日计息(年化约2%-6%),此项政策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

因此,对于富途证券来说,免掉融资利息后,新股上市前公司能赚到的钱,就只有融资认购手续费和经纪佣金了。

由于参与蜜雪集团打新的投资者数量以及每个投资者的认购次数,都会对费用产生影响,因此这一部分费用只能通过预估来进行计算。

公开数据显示,通过富途证券认购蜜雪集团的投资者数量超过7万人,通常融资打新手续费为100港元/笔,但富途证券提供了20港元的手续费优惠券。因此假设以7万投资者每人平均认购1笔、平均认购费用为90港元(注:取平均值)来计算的话,这次蜜雪集团IPO,为富途证券带来了约630万港元的认购费用收入。

而经纪佣金收取标准则是中签后,券商会按照中签金额的0.25%收取。

前文提到,由于认购倍数超5000倍,触发了港股回拨机制,公开发售比例从原计划的10%回拨至50%。因此,蜜雪集团的公开发售部分募资额约为17.28亿港元。

富途证券的融资认购金额占比59%,若按此比例进行粗略估算,其在公开发售部分的中签金额约为10.20亿港元。再以0.25%的收取标准进行计算,经纪佣金为富途证券带来的收入约为255万港元。

因此,综合来看,在免去了融资利息这一收入大头之后,富途证券通过融资认购手续费以及经纪佣金,合计赚了不到900万港元。

富途证券此番一系列操作,难道仅仅是为了这微不足道的一点利益吗?实则不然,其真正着眼的,是背后的高净值用户群体。

锁定一批高端客户

港股2023年11月实施的FINI新结算系统,不仅将新股结算周期从“T+5”压缩至“T+2”,更通过“一户一票”机制彻底改写打新规则——投资者仅能选择单一券商参与同一新股认购。因此,打新成了各大互联网券商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富途证券在蜜雪集团IPO中祭出的200倍杠杆,本质上就是一套精密设计的流量漏斗模型。

表面上全量开放108倍融资,但200倍“核弹级”杠杆仅对账户资产≥100万港元的V2、V3会员开放。这种“明松暗紧”的策略,既制造全民参与的“假象”,又暗设高净值客户“专属通道”。

当用户在APP内反复测算杠杆收益时,富途证券已通过申购行为完成客户画像构建——持仓偏好、风险承受力、资金规模等数据。

比起短期认购费收入,富途证券更看重高净值客户的长期价值锚定。

使用200倍杠杆的客户,天然具备“高风险”偏好,这与富途证券重点布局的衍生品、结构性产品高度契合。另外,尽管宣传“零息融资”,但高净值客户需预先存入100万港元保证金,这为富途证券带来了数亿港元的无息资金池。

因此,富途证券可以借机将高净值客户导入私享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打新额度分配、优先认购通道等服务,进而提升客户黏性。

但富途证券的这个高杠杆免息“诱饵”,也存在一些弊端。

大量散户在高杠杆的诱惑下参与打新,可能会使新股上市初期的交易活跃度异常增加,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价格操纵提供可乘之机。并且,高杠杆打新可能导致新股在上市初期被过度追捧,股价被推高至不合理的水平,形成泡沫。

当传统券商还在计较单次打新的佣金得失时,富途证券早已跳至更高维度——用杠杆撬动流量,用流量筛选客户,用客户重构生态。

这场蜜雪冰城的资本盛宴,或许正是互联网券商战争进入“客户资产争夺战”时代的标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源媒汇”,作者:胡青木,编辑:苏淮,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富途证券 蜜雪冰城 港股打新 高净值客户 杠杆融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