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全站热榜 03月01日
为什么日常聊天发信息时,大家不爱用句号?标点符号的含义在今天的数字化沟通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网络社交中句号的使用变化,单个句号被视为冷漠等负面情绪的表达,而多个句号、问号等的使用有了新含义,标点符号成为情绪的有机部分,其使用从标点规则转向人际互动规则。

单个句号在网络社交中被视为冷漠、敷衍或不满,可能导致被拉黑。

多个句号如“。。。”表示无语、共鸣,比省略号更便捷且视觉上有优势。

句末多敲几个问号,其含义等同于多个句号,也表达一种“无语”情绪。

标点符号的使用从标点规则转向人际互动规则,只要不是单个句号等就没问题。

在今天,一个句号爱好者大概是不可能在被拉黑前聊完天的。 新的网络社交礼节已经把句号——请注意,指的是单个句号——果断地剔除了,将其拖进垃圾箱,这个过程颇有新道德崛起并替代旧道德的意思。假如有人坚持在一句话的末尾使用单个句号,不是刻意为之就是还没完成新道德的改造。“我们吃什么?”“随便。”这就是不道德,可能被拉黑。对话断裂,无法连续,一个圆圈终结了一切意义的流动。因此单个句号也就被等同于冷漠、敷衍或不满了,其结果是人人见到单个句号都会发怵。 以我为例,我是怎么也不敢相信刚毕业工作那阵子每次发消息都以单个句号结尾。种种长短句就不用多说了,必然都有圆圈,最厉害的情况是当主编在群里单独圈我吩咐工作,我是直接这样回复的:“好。”不是“好的”不是“好”,是“好。”此种情况恐怕有十余次。由于隔着手机屏幕,无从得知大家的反应,也就以为“无事发生”。当然我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不对劲的,总之某天忽然发现句号被赋予了某种潜台词,恍然大悟,从那以后见到句号都后退几步。起初还不习惯,总认为一句话没有句号收尾就不完整、不规范,不加句号的情形多了也才变得适应。过去人们说一件事大功告成,是用“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个夹带点诗意的修辞,其中的道理,既是因为句号象征着“搞定”“结束”,也是因为圆形闭合形态在中国人心中有圆满的寓意。在数字网络年代与人聊天互发消息,你以单个句号结束,只能是“画上了不满的句号”。此事可借用一个流行句式:对话失败时,没有一个句号是无辜的。 《安妮·霍尔》(Annie Hall,1977)剧照。 不受这套规则约束的是多个句号。也就是说,单个句号用不得,两个句号或者五六个句号却是被接受的。有朋友向你吐槽,一本正经的安慰和建议,可能还不如一组句号队列,如“大无语。。。”据说,句号越多表明越无语,也就是越愿意与对方共鸣,“情绪价值拉满”,一起愤怒,一起发泄。以往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多半用的是省略号,此做法也遵从了标点符号使用的普遍规范。而现在选择的是句号队列。在手机触屏输入法上,句号比省略号便捷是一个原因,“…”在视觉上就输给了“。。。”也未可知。 要说还有哪个标点符号也有句号这种情况,得是问号。“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即便抛去上下语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两者的一些差异,加了问号似乎隐藏着一种质问的、要求人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语气。反过来,在句末多敲几个问号,其形式又是被接受的。多数时候,一堆问号的含义等同于一堆句号,也都有关一种“无语”的情绪。此外为了增强效果,添上一个或几个感叹号的情形也是有的。“。。。!”“。。。!。。!!”“?!!”等组合都是其变种。当然,无论是连续发多个句号还是问号,除了与聊天者共鸣,也可以被用来表达对聊天者本人的某种情绪,比如不满。此时,句号就是那个敷衍的句号,问号就是那个质问的问号,并且还是plus版(加大版)。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 在传统意义上,标点符号是一种社会技术,来自约定俗成的规范。它们被用来规定或者指引接受者对一段话的理解,在何处停顿,在哪里悬置、强调或结束。有圈有点,才容易领会。吕叔湘说,“标点符号是文字里的有机部分,不是外加上去的。”(参考吕叔湘与朱德熙合著《语法修辞讲话》,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版)现在,人们可以讲,标点符号是情绪的有机部分,也“不是外加上的”,这是因为原本感叹号、表示反问时的问号、表示无话可说的省略号才起着传达情绪的功能——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以及只表示疑问的问号、只表示“此处省略不表”的省略号,都是克制情绪的。“标点符号是情绪的有机部分”的实践方法就是主打一个随机,跳过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只要不是单个句号单个问号就没有什么问题,像“hhhhh”“哈哈哈哈”一样,当然是多一点好。不过这种随机也不是随性,并未脱离规则,不过是从标点符号规则转向了人际互动的规则。“用不好”的标点符号:从“句号恐惧症”说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句号 网络社交 标点符号 情绪表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