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照策略去行动,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是常态。因为行动本质上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这种策略的高度取决于自己对关键点的判断;
2. 多数时间我们说的内容都是判断,判断仅仅是主观猜测,大概率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你辛苦选择的手段,不是实现目标的有效策略,反而在混淆手段和目的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不听判断=不摄入脏数据;
3. 我一直秉承着三个月的原则,超过三个月这件事没成,没得到相应的反馈,基本可以判定为手段无效;
4. 没成——第一时间让自己及时停下来反思,而不是继续坚持。反思阶段的动作其实是退后一步,回到问题和目标的阶段,重新问自己这些问题——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5. 通过这一系列的流程,获得的不仅是正确面对问题时思维方式,也是了解从明确问题(目标)->找解决方案(关键点)->再到行动/反思/调整(试错)(我喜欢叫action),直至目标得以实现。
我把这称之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
6. 真正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自己能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持续的思考/行动/试错获得各方面能力的积累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