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盖亚空间望远镜和郭守敬望远镜的数据,发现高速星 J0731+3717 以超高速度从球状星团 M15 中被弹射出来。研究表明,这种极高的弹射速度最可能源于引力弹弓效应,为球状星团 M15 中心存在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有力的动力学证据。该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为寻找“隐匿”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新思路。
🔭**引力弹弓效应新证**:研究团队通过观测数据,发现高速星 J0731+3717 以接近 550km/s 的超高速度从球状星团 M15 中被弹射,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由引力弹弓效应导致。
🌌**中等质量黑洞线索**:高速星被弹射的超高速度,暗示着球状星团 M15 中心可能存在中等质量黑洞,为其存在提供了动力学证据。
🔭**多方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完成,并发表于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IT之家 2 月 2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近日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速星,为“隐匿”已久的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直接证据。

研究团队基于盖亚空间望远镜和郭守敬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近千颗高速星及银河系百余个球状星团的轨道演化,发现高速星 J0731+3717 约 2000 万年前以接近 550km/s 的超高速度从球状星团 M15 中被“弹射”。这一极高的弹射速度最可能源于引力弹弓效应。
这一发现为球状星团 M15 中心存在中等质量黑洞提供了有力的动力学证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2025 年 2 月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生李清政(已毕业)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董小波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张华伟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IT之家附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12/2/nwae347/781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