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Datawhale《AI+X 新声》栏目采访了四位来自普通高校的学习者,他们通过 Datawhale 的 AI 冬令营,在短短三天内完成了从 0 到 1 搭建项目,并凭借优异的作品获得科大讯飞大模型相关实习的 Offer。他们分享了在 Datawhale 社区学习中因学习 AI 结缘、以赛促练、从生活需求出发激发灵感、组队学习、互帮互助、发挥特长的经历,展现了如何从迷茫到逆袭大厂 offer 的成长历程,为更多学习者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启发。
💡**学习社区结缘与组队**:四位学习者因 Datawhale 社区的 AI 冬令营结缘,通过担任助教、参与高校行活动等方式相互认识,并组队参加比赛,最终拿到科大讯飞的 offer。
🌱**项目灵感与实践**:项目“思念回想”的灵感源于对生活需求的观察,旨在打造一个数字分身,弥补情感陪伴的缺失。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特长,分工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落地。
🤝**互助学习与成长**:团队成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即使是零基础的成员,也能在团队的耐心指导下快速入门,并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
🏆**获奖与收获**:通过参加 Datawhale AI 冬令营并获奖,团队成员获得了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增强了自信心,并获得了科大讯飞的实习机会。他们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 AI 蓬勃发展的浪潮,不少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又常常陷入“我能行吗?”的自我怀疑与迷茫之中。
Datawhale《AI+X 新声》栏目将通过采访那些出身平凡,却不甘于现状的学习者们,分享他们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期望通过这些平凡而优秀的故事,为更多的学习者们带来新的方向与启发。
❤️内容提要:
四位来自普通高校的学习者,在 Datawhale 开源学习社区结缘,通过 AI 冬令营的不断学习,在短短三天内完成从 0 到 1 搭建项目,通过不断优化和打磨,效果远超预期,并凭借优异的作品获得科大讯飞大模型相关实习的 Offer。
如何从迷茫到逆袭大厂 offer【成长秘籍】
在 Datawhale 社区学习中因学习 AI 结缘
以赛促练,从生活需求出发,激发灵感
组队学习,互帮互助,发挥特长
第一期:从迷茫到逆袭大厂 offer
1 月 18 日,Datawhale 邀请了四位学习者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们四个人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却因为 Datawhale 走到了一起,又一同参加比赛,一起拿到了科大讯飞的 offer。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从对技术模式“一窍不通”到熟练配合开发;从互相扶持的学习者,到在比赛中携手共进的队友。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大一学生钱皓亮
?项目名称:思念回想
项目简介:作品亮点是在数据集的巧妙制作上,真正实现了我的数字分身,有了我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可以替我弥补我缺失的陪伴
获得奖项:Datawhale AI 冬令营 - 动手学定制你的专属大模型 中荣获二等奖
下面是访谈中的 Q&A,让我们听听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
Q:你们是怎么认识并组队到一起的?
胡瀞丹:对我,浩远是灵感来源,包想和他当队友的,而且,他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和他开会议讨论,总能收获很多奇思妙想;皓亮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也想和他当队友,想尽自己的能力也能帮到他;忠懿更想和他当队友了,他也有自己很多擅长的,和他交流总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之前都是有合作过了的,或是一起当助教,或头脑风暴会,很多很多,我感觉我的小伙伴都很好,想和他们有更多的合作交往机会!!我们其实都很像,很有缘分,虽然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很聊得来,通过 DW 结缘,很荣幸认识他们!! 钱皓亮:因为我们在之前的高校行中就认识,所以我们就到了一个小组中,大家很热情指导我,帮助我补习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在项目中大家一起学习,认识到了大家——充满着热爱的同伴,认识大家就是我莫大的幸运 朱忠懿:我最早认识的是瀞丹,当时和瀞丹一起配合担任冬令营第一期的助教,在一次次的聊天中我们渐渐的了解了对方,也是通过瀞丹认识到了浩远,并有和浩远探讨过许多问题。和皓亮是通过冬令营助教友军的形式互相帮忙所认识,我们四人处于中国的不同地方,通过Datawhale我们相识在一起,虽然没有和他们进行组队,但是大家还是有很温馨的相互促进,相互帮忙。
Q:项目灵感是怎么来的?
胡瀞丹:开始是我的 npy 给我的灵感,让我有了强烈的“捏一个自己的分身”替我弥补一些陪伴的冲动,进而我又了解到当前情感陪伴产品开发赛道的现状,捕捉到当前可能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产品设计也是,有需求就有价值,就是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中人们的需求,然后探寻是否可能通过技术帮到他们解决问题,便利人们的生活甚至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这就是我认为的我学习相关知识、技术和做这些事的初衷和意义,我希望通过我的专业能力,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Q:是怎么通过组队学习,逐步实现 idea 和一起成长的?
胡瀞丹:至于落地,我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互帮互助,像我,我就负责产品功能的敲定,模型和技术方案选型和数据集的开发制作,积极和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交流沟通等,在研发过程,也积极参与头脑风暴会和技术交流会,因为讨论会得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十个脑子”会比“一个脑子”思路想法更多元,而且有些不擅长的领域大多会是一起讨论的那个小伙伴的强项,没准当场解决,术业有专攻嘛,会大大提升开发效率,也更好的保障开发进度~ 钱皓亮:于是到了之前我们都是高校行认识的瀞丹姐小组,刚刚开始时候对这个项目还是有点迷糊的?怎么样达到我们的目标呀? 很幸运的是 Datawhale 是一个充满着热情的地方,对于一点点不会的小白来说从头开始搭是真的有点点难度的,什么是 MySQL?什么是数据集?什么是 searchGPT?等等等等都是一窍不通的。 在一头雾水时候,小组中的瀞丹姐,浩远哥,忠懿哥不但没有嫌弃我,还很仔细的教我每一个代码是什么意思。这个代码接下来应该是什么作用,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在这里真的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对小白的耐心~ 三天完成了全部工作,项目效果远超预期。从合作的学弟学妹身上感受到激情和活力。 朱忠懿:本次项目我是和学校的大一小孩们一起组队的。刚开始我是不敢想象我们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做出来的,我们都是小白。从问卷调查,爬虫,数据清洗,前端页面设计,录演 PPT 的制作,整体工作量还是比较繁琐的,我的队员们在 3 天内完成了全部工作,并且项目效果远超出我的预期。 于他们而言,我是他们心中的老登,也是他们在学习方向的指引者;与我而言,他们是我心中的小孩们。 在实习投简历和期末以及学校项目的压力下,我那一段时间过得是浑浑噩噩的。但是在这个项目,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对于一切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我,也渐渐的让我走出那一段时间的阴云。 没有他们,我不会尝试这个项目,跟他们在一起我感受到了自己已经淡化掉的活力,我还可以再干。 在此,我也想要跟我的项目组小孩们说一句:"谢谢你们!"
Q:拿到这个奖之后,有什么感受吗?
胡瀞丹:感受当然很棒!!这是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这增强了自信心,来自别人的认可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内驱力来源,因为它会反作用于自身,出于不想让人失望的初衷,我就会更努力补全自己的一些必要短板,以更坚定的步伐向自己的梦想前进,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 实习的话当然要珍惜自己的机会,我会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学习心态,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争取新一轮的成长。 奖金的话,算是自己挣钱的方式,给最爱的妈妈买新年礼物吧~ 钱皓亮:很爽!很感动!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落地,成长。 成就感满满~特别是还拿了奖,更加多的是看到自己学到立马就落地,同时还拿了奖,正反馈很充足,也感受到了一个项目原来是这样开发出来的,还有期间怎么合作,这些宝贵经验真的很宝贵。 很高兴可以拿到了实习机会,可以去大厂实习,可以到大厂里面继续探索自己,在项目中锻炼自己,也要在实习中更加努力,不断学习~无限进步~ 奖金:给家长买一点点小礼物~如果还有剩下的,就继续去理财~ 张浩远:如果我有这个奖金,有机会我想聚一聚,怎么说我们都是一个小组,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大家离得太远了,其实能线下见一面是更好的! Q:项目后续还会怎么发展?
一个是,我定制流程和步骤整理一下,详细一点的,在 Github 上开源,让别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复制。一个是按照原来的方案,把后面的技术栈补齐,做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一键定制平台,这可能的话也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加入,现在效果还行,不过数据集还能继续优化,继续微调,这里非常感谢讯飞还有提供的算力支持,后面的工作主要就是一些功能模块的完善,平台框架按照优化好的 UI 搭建。 钱皓亮: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它变成聊天机器人?比如说很火的恋爱输入法? 张浩远:我觉得讯飞生成的模型有点不像真人,问题就是他回答的时候会有一些语气词或者英文字母(比如 emmm)处理不好,其实正常我们在回答的时候,语气词和英文字母会提前发出来,再发出来后面一段话;这个时候可以加上工作流,让项目的语气更拟人一点。 朱忠懿:可以尝试将“思念回想”项目配合硬件做成桌宠,实体化后就少了一些数字文字的冰冷感,应该会很有意思。
Q:对新的一年的自己有什么期待?
胡瀞丹:期待可以涉及更多的 AI 开发相关技术栈,包括熟悉 Cursor,HuggingFace,数据分析等等,深入学习 Prompt 设计技巧,更好地与AI协作,探索情感对话策略设计更多的可能性,更熟练地运用 Python,JavaScript,css 等工具的运用,不断探索更好的学习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依然要保持思考,还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写思考笔记学习笔记,好多好多,保持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继续向阳!!!! 钱皓亮:好好活着的基础上要继续学习 python,继续了解 AI,让 AI 更好提高我们效率。带动更加多的人一起了解 AI,一起了解 Datawhale,多多看书,在书籍中继续探索自己,保持自己的 passion! 张浩远:个人方面,做好总结,不管是计划的总结还是月末的总结,或者说项目的总结,去年 Datawhale 给我很好的舞台,但是我没有好好的总结过去一年发生的东西,这就是我期待想要做好的事情。组织方面,持续给 Datawhale 做贡献,比如教程贡献,AI通识课,还有我们的一些开源项目,比如智能体和提示词方面应该还算不错,就是想能做贡献就做贡献吧。理想方面,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去实现,因为可能觉得自己的理想太大了,所以说,还是要继续思考,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量积累会让自己的理想更加落地吧。 朱忠懿:2025 希望实习的时候接触到更加开阔的世界,学到更多的技术,在实习结束后准备考研,我要上岸!我还会在空余的时间在 Datawhale 做贡献,帮助更多的人,希望有机会能参加七周年的聚会!
感谢 Datawhale
胡瀞丹:一方面是 DW 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我已经学会了要勇敢争取每一个展现自己、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是最快的;一方面是自己很感兴趣,也有了比较明确的idea并得到广泛的鼓励和支持,坚定了我的信念和坚持下去的决心;一方面是 DW 提供了很多的资源辅助,包括但不限于精心编制的教程,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教程作者等人的实时答疑,定期开展的头脑风暴会、技术交流会等;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找到了同频的队友,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一个目标并肩作战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暖心非常幸运的事,但是在DW,又是概率非常高的事,因为DW聚集的都是一群热爱学习,有目标理想,有奉献激情的小伙伴,就是这么神奇的一个地方~ 以上便是四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学习者的故事,他们的经历足够印证了,学校和学历绝不是枷锁,只要愿意学习,勇于探索,普通人也能做成不平凡的事。
一起“点赞”三连↓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