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07:30 加拿大
EA-18G坠海与杜鲁门号撞船的初步分析
同一天内美国海军连发两起严重事故!
2月12日上午10点15分,一架EA-18G电子战机在加州圣迭戈洛马角水域坠毁,2名机组乘员在坠机前成功弹射,被一艘渔船救起后转送到边境巡逻队的巡逻艇上,之后送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院,目前状况稳定。
据报道当时气象恶劣,能见度很低,飞机正准备在北岛海军航空站降落,失事前飞行员已经宣布紧急状况,最后选择飞越整个跑道后在圣迭戈湾弹射,以免对机场设施造成破坏。这显示飞机已经失控,否则在起落架已经放下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在机场着陆。
ABC 10新闻台正好有个报道小组在北岛,拍到了飞机坠毁前后的画面:
这是坠毁前飞机通场后的画面,起落架已经放下,座舱盖缺失,两名机组都已弹射,飞机姿态正在爬升。
网上流出的一个地面民居监控视频显示,飞机在最后阶段就像扔炸弹一样以很陡峭的角度坠落,从高度上看很可能和之前阿拉斯加那架F-35A一样在机组弹射后飞机也有一个爬升再俯冲的过程。
坠落地点在一个小型码头旁边,码头监视器拍摄到的飞机入水的瞬间:
这架EA-18G来自驻华盛顿州惠特贝岛海军航空站的第135电子攻击中队(VAQ135),它没有配属给训练中的尼米兹航母打击群,而是前来圣迭戈参加美国空军空战中心举行的多国联合敏捷性作战部署演习,其目的是增强协同性、敏捷性与战备,快速重新部署,在分散的高威胁地点维持作战能力。参加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空军和首次出席的加拿大空军。
> VAQ135中队战机
美国海军宣布将在星期四也就是今天将坠毁的飞机残骸打捞出水,但还要看天气状况。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将协调整个行动,第1爆炸物处理大队为现场指挥。下图即为坠机地点,已经用红色浮栏围起以防油污扩散。
对照上图可以确定坠机的具体位置,在Shelter岛和洛马角直接最狭窄的水域,往西五百米就是规模巨大的海军洛马角燃料库,8座储量12.5万桶的地上油罐总储油量达到11.7万吨。往南1.8公里则是洛马角第11潜艇中队的攻击核潜艇基地,如果飞机撞入油库后果不堪设想,这是这次事故不幸中的万幸。
这是继去年10月在华盛顿州雷尼尔雪山之后坠毁的第二架EA-18G,那次事故中丧生的两名机组成员都是女性,同为31岁。当时也是气象条件非常恶劣,飞机坠毁在海拔2000米的山区。那架EA-18G隶属于第130电子战中队,刚刚随“艾森豪威尔”号完成9个月的部署。
美国海军共拥有153架EA-18G,目前已损失2架,2022年单价为1.25亿美元。唯一的海外用户是澳大利亚空军,采购了24架。
EA-18G还没捞起来,美国海军欧洲/非洲司令部和第六舰队在今天早上发表声明,“杜鲁门”号航母在当地时间2月12日晚11:46分与一艘巴拿马籍散装货轮在塞得港外相撞,目前航母没有报告漏水或者伤亡,核推进系统没受到影响,情绪稳定。最新消息其水线以上有一定的损伤,还不清楚是否需要返回本土修理。
“杜鲁门”号打击群还包括“葛底斯堡”号巡洋舰以及2艘伯克级“斯托特”号和“杰森·邓汉姆”号。该打击群于去年9月23日离开诺福克进行部署,12月中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中央司令部辖区打击胡塞武装。2月1日还支持非洲司令部对索马里的伊斯兰国力量进行了空袭。在红海执勤50天后于2月3日在“杰森·邓汉姆”号的护航下返回地中海,前往克里特岛苏达湾休整了3天,“葛底斯堡”号和“斯托特”号则留在红海。
> 在苏达湾的“杜鲁门”号
和“杜鲁门”号相撞的是BESIKTAS-M号散装货船,载重吨位为5.3万吨,长188米,宽32米,2003年由日本长崎大岛造船厂建造,入巴拿马船籍,属于日本邮船集团(NYK Line),由土耳其Synergy船舶管理公司运营。AIS数据显示该船在12日通过苏伊士运河。
碰撞位置就在苏伊士运河北出口外侧,下图红圈为“杜鲁门”号,从其航向看目前处于非航渡状态,而且向东偏离主航道。旁边一艘应该就是护航的“杰森·邓汉姆”号。蓝圈为BESIKTAS-M号,处于锚泊状态。
塞得港附近的船迹图,黄色箭头是北向使出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橙色圆点是南向等待编组通过运河的船只。
苏伊士运河如何通行参见2020年写的这篇文章《“杜鲁门”你怎么啦?- 兼谈航母的航渡(细说航母4)》(巧合的又是“杜鲁门”号)以及《苏伊士运河与航母》。
“杜鲁门”号在完成休整离开克里特岛后一直在东地中海活动,美国海军确认它正准备向南穿过苏伊士运河返回红海,事发时没有打开AIS系统,还有传言当时舰桥上值班军官正在交班。
按照运河通过程序,所有船只必须在前一晚23点之前抵达指定锚地加入编队,等待第二天凌晨开始的编队过河。航母也不例外,当然可能会安排优先位置。
如果航母编在先头群内,则午夜0点开始从塞得港进入运河前往大苦湖锚泊区,如果编入的是护航群,则早上4点从赛德港出发。碰撞发生在晚上11:46分,按照规则无论是编入先头群还是护航群,此时的”杜鲁门“号都应该处于静止状态。而BESIKTAS-M号已经使出苏伊士运河,不再受到运河规则的约束,从这个角度看很可能是驶入地中海的货船撞了航母。但这么大两艘船在苏伊士运河入口外这个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之一运作,居然没有发现对方,真实太匪夷所思了。
航母发生过不少和护航舰只碰撞的事例,和民间船只碰撞则非常罕见。2021年“戴高乐”号在土伦附近训练时曾和一艘10米长的波兰帆船相撞。2004年“肯尼迪”号在波斯湾和一艘单桅帆船相撞,帆船船员全部遇难,事后“肯尼迪”号舰长被解职。
现任“杜鲁门”号舰长是戴维·斯诺登上校,他在1996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校,担任过VFA-25中队长,在“企业”号、“尼米兹”号和“林肯”号上服役过,参加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在出任“杜鲁门”号舰长之前担任过“圣安东尼奥”号两栖船坞运输舰舰长和“杜鲁门”号副舰长。
> 2023年12月19日举行的“杜鲁门”号舰长交接仪式,左边的是离任的戴夫上校,右边是上任的斯诺登上校
美国三军自新年开始接二连三再四地发生恶性事故,的确得敲响警钟了。
欢迎加入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 - 《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