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2月14日
对于2月12日坠毁的EA-18G的初步推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月12日,美海军VAQ-135中队EA-18G在圣迭戈湾坠毁,飞行员跳伞。初步推测事故发生在着陆复飞阶段,可能原因是发动机吸入异物(大概率是鸟)导致双发停车。飞机在复飞离场转向待机区域的航线上撞鸟空停,飞行员弹射。深层原因或与恶劣天气下在外场进行盲降有关,暴露出飞行员训练水平可能存在问题。此次事故与之前B-1B坠毁有相似之处,都与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盲降有关,或反映美军分布式基地部署作战样式下,飞行员训练水平的挑战。

🛬事故发生在着陆复飞阶段,飞机从29跑道进近但未能着陆,在正常程序离场复飞过程中出现问题。坠机点位于复飞离场转向待机区域的航线上,表明问题出现在复飞离场的短距离内。

🦅发动机吸入异物是可能的原因。当地新闻报道暗示发动机可能吸入异物导致停车,考虑到飞机着陆复飞的情况,更倾向于吸鸟导致双发停车。飞行员在飞机撞鸟空停后弹射。

✈️飞机坠毁前的状态显示,飞控系统仍在工作,试图保持飞机平飞,但由于发动机停车,速度减小,飞控系统逐步加大迎角以保持升力。最终飞机以较大俯角入水,是因为空速过低,平尾失去舵效。

훈련深层原因与恶劣天气下在外场进行盲降有关。VAQ-135中队从华盛顿州部署到北岛航空站进行演习,但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无法在外场着陆,可能暴露出飞行员训练水平的问题。

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5-02-14 11:36 广东

        综合各方报道,美国太平洋时间2月12日10:15左右,一架VAQ-135中队的EA-18G在圣迭戈湾坠毁,两名飞行员跳伞被捞起送院。下面就搜集到的信息做个初步推测。

        首先,飞行阶段。

        这是整个推测中最头痛的一点。

        USNI NEWS上说是着陆阶段

        下面是媒体给出的坠机点简图。

        坠机点基本就在11/29跑道延长线上(图中可见,北岛航空站还有1条18/36跑道)。看到这张图,第一反应就是飞机在向11跑道进近。  

        然后再一查,见了鬼了,11跑道不具备仪表着陆能力。以题图那个能见度,能从11跑道着陆?!     

        4条跑道里面,条件最好的是29跑道。

        继续查,北岛航空站提供的进近程序全都是29和36跑道的。也就是说,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否则都应该从29或36跑道进近。

        那么这样来看,坠毁的飞机只能是着陆复飞阶段。也就是该机从29跑道进近,但未能着陆,以正常程序离场复飞。

        下图是29跑道区域导航进近程序图

        注意红框内的那句话。对比上图和坠机简图,可以发现坠机点基本就在复飞离场转向待机区域的航线上。

        那么推定问题就出在复飞离场这么一小段距离上。

        第二,可能的原因

        之前一直都说,能够在起降阶段导致飞机无法挽救很快坠毁的故障,基本都集中在飞控和发动机上。

        而失事飞机能够正常复飞,说明飞控没问题。最大的嫌疑就是发动机。在当地新闻报道中有如下几句话:

        如果这个报道准确的话,从描述来看,很像是发动机吸入异物导致停车。至于什么异物,一是进气道外来物,二是吸鸟。从该机着陆复飞来看,如果是进气道异物,卡了两个多小时再掉出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还是倾向于吸鸟导致双发停车。        

        上图还很好心地给出了比例尺。可见,坠机点到29跑道西头大约1000米左右。拿Deepseek帮忙算了一下,如果在跑道西头空停,飞机无论如何撑不到坠机点。所以吸鸟时机只能在这1000米之内。也就是说,飞行员不是刻意控制飞机通场再坠向落点,而是正常复飞,然后在进入左转爬升点前撞鸟空停,然后就跳了。

        关于空停,还有个迹象,即下面这张照片

        这是坠机前拍的,飞行员已经弹射了。注意翼尖涡流。翼尖涡的形成和显露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迎角足够,拉出翼尖涡;二是空气湿度足够,这样水分才能从翼尖涡形成的低压区中析出,形成可见的涡流。

        当天的湿度达到96%,已经足够了。那么迎角呢?看涡流流向,与机身纵轴夹角不大,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飞机正在带着较大仰角下滑,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迎角。

        这说明两件事:飞控系统仍在工作,在保持机翼不失速的前提下尽量维持飞机平飞;发动机停了,随着速度减小,为了保持足够的升力,飞控系统在逐步加大迎角。

        至于最后飞机以较大俯角入水,原因是:空速过低,平尾已经没有舵效;而虫子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静稳定飞机,在平尾无法配平的情况下,自然低头俯冲。

        第三,深层原因

        VAQ-135中队的驻地在华盛顿州的惠特贝航空站(没错,跟去年10月坠毁的那架VAQ-130中队的EA-18G一个地方,见《EA-18G坠毁背后的深层原因》),距离北岛航空站1600多公里。对于EA-18G的飞行员来说就是外场飞行。

        媒体都推测该机是来参加竹鹰25-1演习的,这点个人也同意。但是问题来了,这么恶劣的天气下在外场进行盲降?外媒报道时也联系了美军退役飞行员,其中有人就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他们是否接受了必要的训练?

        竹鹰演习是美国空军主导的,从去年开始举行(EA-18G去年也有参加)。演习背景就是跟东大对抗。为了避免所有鸡蛋在一个篮子里被一窝端,所以采用分布式基地部署作战的样式。在这样的背景下,VAQ-135的EA-18G千里迢迢部署到北岛航空站,这个不足为奇。但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无法在外场着陆,这个恐怕就让人嘀咕训练水平的问题了。

    再进一步联想之前摔的那架B-1B,那个也是复杂气象条件盲降,然后强行着陆拍跑道上了。这俩似乎有点异曲同工。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EA-18G 坠毁事故 事故分析 飞行训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