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2月14日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 Q10 的水稻新种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陈晓亚团队和高彩霞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出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这项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功能性农作物育种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已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研究团队通过溯源进化规律、机器学习定位关键位点和精准基因编辑等手段,成功改造水稻Coq1酶,使其主要合成辅酶Q10。该水稻的叶片和籽粒中辅酶Q10含量显著提高,且产量未受影响。这一成果有望丰富辅酶Q10的食物来源,并为大数据和AI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 团队通过采集多种植物样品,发现辅酶Q10是被子植物的祖先性状,但禾本科等植物主要合成辅酶Q9,揭示了辅酶Q10在植物进化中的规律。

🤖 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分析大量植物辅酶Q侧链合成酶Coq1的氨基酸序列,成功锁定了决定链长的5个关键氨基酸位点,为精准基因编辑提供了靶点。

🌾 通过引导编辑技术,团队精准改造水稻Coq1酶,成功创制出主要合成辅酶Q10的水稻,其叶片和籽粒中辅酶Q10占比显著提升,且产量未受影响,证实了基因编辑在作物改良中的潜力。

IT之家 2 月 14 日消息,今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团队联合高彩霞团队宣布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 Q10 的水稻新种质,使小麦编辑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功能性农作物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当地时间 2 月 13 日发表在《细胞》上(DOI:10.1016/j.cell.2025.01.023)。

IT之家注:辅酶 Q10(侧链由 10 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脏等重要功能。然而,人体 20 岁后合成能力大幅下降,而传统水稻等谷物仅能合成辅酶 Q9(侧链含 9 个异戊二烯单元),与人体所需的 Q10 存在天然差异。

创制辅酶 Q10 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辅酶 Q10 的含量,是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研究团队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突破:

中国科学院表示,Q10 水稻的研制成功,有望丰富辅酶 Q10 的食物来源,并为大数据和 AI 辅助育种提供范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基因编辑 辅酶Q10 水稻育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