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2月10日
AI技术更新太快,该从何学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人感到学习速度跟不上更新速度,从而产生焦虑和挫败感。文章指出,这种焦虑源于对被时代淘汰的担忧。克服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放平心态,将AI学习视为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通过“就近原则”找到学习的“抓手”,例如从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或最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此外,成立学习小组,互相鼓励,以及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建立“挫折修复机制”也至关重要。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在AI学习的道路上保持学习的心力,坚持下去。

🤯 **心态放平**: AI技术日新月异,学不完是常态。与其纠结学习进度,不如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进步一点点,用长期主义的视角看待AI学习。

🎯 **就近原则,找到“抓手”**: 在AI百花齐放的时代,与其广泛涉猎,不如专注于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或最感兴趣的领域,力出一孔,将“一把刀”打磨锋利。

🤝 **成立学习小组**: 互相分享进步,共同探讨困惑,在学习的道路上互相扶持,让原本孤独的旅程变得温暖而热闹,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 **好好休息,心力来自好状态**: 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学习AI的挑战。

🔄 **建立“挫折修复机制”**: 允许自己暂时偏离轨道,用“暂停-反思-重启”代替自责,给自己留出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今年春节deepseek的爆发,一方面是看到了国内AI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没能让我们过一个好年。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的春节现状。

2025年人类三大错觉:这周早睡,明年涨薪,今天能学完AI新知识!

说实话,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AI技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技术新功能真的会不知所措。

几个朋友就和我说,感觉自己虽然每天都在努力的摄入AI知识,但是发现自己的学习速度还比不上AI的更新速度。

好不容易搞懂了结构化提示词怎么写,就跟我说现在只要自然语言提示词就够了;刚研究明白Stable Diffusion的参数,全网已经开始推ComfyUI了。

这感觉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全世界就开始流行开高达了。

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有什么意义,于是出现了心态学崩,学习心力不足的状况,下面这段话就是去年9月份我心态学崩时写的:

现在我已经克服了这个难题,在AI学习的道路上按着自己的节奏越走越远。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在学AI学崩溃时,如何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心力继续坚持下去。

一、为什么学AI容易崩溃?

先了解一下心力这个概念。心力是我们内心的能量储备。它决定了我们面对挑战时的抗压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学习不下去,往往就是心力不足,我们会感到疲惫、焦虑,甚至想要放弃。

现阶段AI的发展速度确实太快了。回顾人类科技史,30年来在大众领域,还真没见过哪个技术能像AI这样“跑”得这么快,影响范围这么大。它不是普通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彻底的“科技地震”。

就像当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让马车时代成为历史,爱迪生的电灯把黑夜变成白昼一样,AI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说它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点也不夸张。

其次AI和其他事物不一样,对AI学习结果不满的背后,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被淘汰的焦虑与担忧。

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我们担心,如果不跟上AI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抛弃。

就像滚雪球一样,从一开始的小小不安,慢慢变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工作压力、学习焦虑、对未来的担忧,这些情绪像是叠加在背包里的石头,让我们每走一步都格外吃力。

到最后,很容易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是焦虑,就越难以专注学习;越是难以专注,就越发焦虑。

二、学习不下去的时候该怎么办?

那么面对心力不足时我是如何克服的?分享一些帮助我走到今天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方法。

1. 放平心态

AI的日新月异是客观情况,谁也无法改变,放平心态,今天如果我们学的少了,往好了想就是有些东西就不需要学了。

今天没学AI绘画的工具?没关系,说不定下个月这个工具就被其他替代了。ChatGPT的插件系统还没摸透?没关系,先用好基础功能就已经能解决90%的问题了。

从长期主义视角,将AI学习视为马拉松,新时代的钟声才刚刚敲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其纠结今天是学了多久,不如想想怎么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刷牙一样,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用“每天进步1%”替代短期功利心态。

有时候慢慢来,才比较快。

2. 就近原则,找到“抓手”

现阶段各个领域的AI都在蓬勃发展,比如对话、图片、视频、语音、编程等,方向非常多。

很多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学习,学了一段时间后,又想着每个都去涉猎学习。

一次性学得越多,就越难找到突破口获得正反馈。我们要学会做减法,力出一孔,在这个AI百花齐放的时代,找到并打磨好自己的“一把刀”,可能比浅尝辄止一箩筐的工具更有价值。

我们可以从工作中最需要的技能,或者最感兴趣的领域开始学起。

如果我们是设计师,可以从AI绘图工具入手。如果是文案,可以试试用AI生成文章。如果是普通上班族,可以用AI优化Excel表格。

比如我的抓手就是文案,尝试用AI生成高质量的文案,只要做好这一点,就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

就近原则,量力而行。更容易见效,也更容易获得正反馈。

3. 成立学习小组

去年9月,当我在AI学习的迷雾中举步维艰时,一位朋友的提问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突然看清了自己的位置 —— 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走了那么远。

在学习的路上,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进步。就像爬山时专注于脚下的路,却忘了回头看看已经征服的高度。而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同行者的视角,就能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从那以后,我们建立了一个特别的默契:每一个小进步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每一次困惑都变成了共同探讨的话题。这种分享不仅仅是在交流知识,更像是在寒冷的冬夜里,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取暖,让原本孤独的学习之旅变得温暖而热闹。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相互扶持的力量,让我能够一路坚持到今天。就像登山队一样,当一个队员脚步变得沉重时,身旁队友的一句“你可以的”,就能注入新的力量,这份鼓励,简单却弥足珍贵。

找几个身边的朋友组队学习,让我们在面对AI这座陡峭的知识高峰时,彼此鼓励,始终保持向上攀登的勇气。

4. 好好休息,心力来自好状态  

心力也是受当下的身体状态影响的。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学习AI的挑战。

这段时间再忙我也会去健身,我知道保持一个好状态、好身体,才能打赢“AI”这场比赛。

5. 建立“挫折修复机制”  

最后一个就是“挫折修复”。要知道“经常失败,难得成功”才是人生的常态。

不要再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放弃,挫败真的很正常。就像我,刚开始学习AI的时候也崩溃过,不然就不会有九月份这个朋友圈,对吧。

学习之余,做一些自我宽恕的练习,允许自己暂时偏离轨道,用“暂停-反思-重启”代替自责。过度学习反而不好,给自己留出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比如多陪陪家人,多出去走走。

春节之后,国内正在兴起AI学习浪潮,也许现在的你,正经历着学习路上的起起落落。

可能是深夜里对着难懂的概念发愁,也可能是看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感到力不从心,又或者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努力挤出时间学习却总觉得进展缓慢。这些我都懂,因为我也走过这样的路,并且现在还在这条路上。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感觉自己的学习之灯忽明忽暗,仿佛快要熄灭的时候,希望你能想起这篇文章。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夜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温暖的老朋友的鼓励。

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在经历着相似的困惑和成长。

最后,也用三句话结尾,AI之路,一起共勉。

    “AI永远只是工具,关键还是看谁用。”

    “学不完是常态,用起来才实在。”

    “今天没学新东西?说明旧技能还能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学习 心力 学习方法 焦虑 长期主义
相关文章
学习获得快速进步的一个关键是:尽快承认自己不行。 承认自己不行,不是指丧失自信,而是以一种白纸心态,从零开始。这是一种不小看对手的谦逊心态。 很多人是相...
近期学到的一个技能: 相信别人已经做过。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过。一定有这个世界上某个团队某个人已经思考的非常透彻非常成熟,可能在书籍...
“人物传记学习方法”。 神作《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谈“如何学习”讲到:(唯一一篇公开访谈) “先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读人物传记、回忆录、史...
有什么能月入10w+,还不用太努力的方法? - 最近认识了位好漂亮的女孩,但她却特别容貌焦虑、自卑。本来我以为是位漂亮而不自知的大美女。 一聊原来是,退役娱乐...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近距离围观了朋友们在各大电商业务的精神状态后,我觉得这辈子还是尽量不碰这一行了……属于燃烧人的心力或道德来赚钱了。
在读各学科书籍时, 有一个小技巧, 找到那个学科根子上的那个概念, 然后遇到一团乱麻的复杂局面或者一个高深复杂的理论时, 就回到那个概念上, 重新分析, 经常会有...
一些我解决焦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还没完成的事使人焦虑,那就尽快(最好立刻)着手去做。 2.无法立即完成的焦虑事项,树立小的、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和计划...
EP43《驱动力》:为什么随着年岁增长,我们越来越麻木了 - 纵横四海
@小七姐 给我讲了个故事:我们年轻的时候看成功人士,例如财务自由的老板,又或者学识渊博的长者,觉得人和人差距好大。不过我们忽略了年龄,成功是几十年累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