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1月21日
当红利类“固收+”变得拥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固收+”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过去几年,由于A股熊市,“固收+”基金业绩承压,甚至出现“固收-”现象。投资者对“固收+”的期望转向低波动、高夏普比率和卡玛比率的产品。红利策略因其低波动和高收益特性,成为“固收+”基金的新宠,甚至出现了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然而,文章也警示了红利策略的潜在风险,包括债券收益空间压缩和红利资产超额收益钝化。文章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固收+”基金时,要考虑持有期限和风险偏好,并对市场周期保持清醒。

📉“固收+”基金面临挑战:过去几年A股熊市导致“固收+”基金业绩不佳,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甚至高于纯债基金,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

💡红利策略成新宠: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红利类资产因其低波动和高收益特性,成为“固收+”基金的标配,甚至出现了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

⚠️红利策略的潜在风险:文章指出,随着市场对红利资产的共识增强,其超额收益已出现钝化,且债券收益空间压缩,可能导致“固收+”基金的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

🤔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持有期限和风险偏好选择“固收+”基金,并对市场周期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逐单一策略。

得益于“固收+”基金以债为主以股为辅的持仓特点,一方面其净值波动要远远小于权益基金,另一方面因权益资产的引入,其收益想象空间又要高于纯债基金。正因为“固收+”基金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了更好的平衡,其一直就不缺忠实拥趸,很多投资者对于“固收+”基金青睐有加。

一、“固收+”的信任危机

虽说投资者对“固收+”基金的评价没有经历像主动权益基金那样大的起伏,但过去几年A股市场绵延不绝的熊市也让“固收+”基金遭遇到不小的业绩压力。

下图和表列出了2017年至今非纯债基(“固收+”基金)和债券基金的业绩表现,可以很容易发现2022-2023年间“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是远不及纯债的,不仅业绩不及纯债基金,而且波动率和最大回撤还高出纯债基金不少,“固收+”基金变成了“固收-”基金,“固收+”基金一时遭受到的业绩压力纷至沓来。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7日,Wind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7日,Wind

既然投资者有所期待,那么“固收+”基金在投资策略必须得有所调整,以顺应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面对过去几年的熊市,投资者对于固收+基金的追求不再一味的追求高收益,而是希望获得夏普高(年化收益/年化波动率)及卡玛高(年化收益/最大回撤)的低波型“固收+”产品

这意味着要求“固收+”基金经理在熟悉股票和债券的基础上还具备大类资产配置以降低组合回撤的能力。然而客观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开始发现在最近几年熊市节节创新高的红利类资产不正是助力固收+产品获得低波动及高收益特征的梦中情人型品种吗?

正因为此,权益端采用红利类策略的固收+产品渐渐成为不少固收+产品的标配,红利类权益资产+债券成了低波固收+的代名词

记得我在2023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固收+基金?)中提出了类似的倡议(固收+基金的权益类资产采用低估值策略),其实当时认可这一点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而到了如今,这一策略已变得遍地开花,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

红利类固收+策略到底有多流行,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1月16日中证指数公司推出了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

该指数的编制方法很简单,权益部分采用中证800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债券部分则未做太多优化,即中证国债指数。

可以看到,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固收+策略,其业绩要吊打非纯债基和债券基金指数,而且还拥有比较低的波动率与最大回撤。显然如果单看过几年,与其去费劲做资产配置做选股做各种债券策略,持有红利类固收+策略可以做到轻松躺赢。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7日,Wind。红利低波股债10/90(932435)为中证指数公司推出的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

三、“低波固收+”的风险

随着红利类固收+策略成为全市场的共识,无疑,投资者买入这类低波固收+策略已不用再做过多的心理建设,进而成了大家一个非常自然而然的选择。今天我想反其道而行之,想同大家简单聊聊这类策略在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1)“固收+”策略的最大看点来自于“+”的部分。这一点在过去是如此,在未来可能会让大家感受更为深刻,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经历了一段非常长的债券牛市,债券利率不断下行,这极大的压缩了未来债券类资产的收益空间,从而“固收+”基金的投资回报也变得更为倚重“+”的部分。

(2)也许我们要降低对红利类资产的投资回报期待。红利最近怎么了?一文中,我对去年以来的红利资产行情进行了回顾,可以看到随着市场对红利资产从看不上(想想曹名长在中欧恒利三年定开上的遭遇)到分歧到市场强共识之后,红利资产相对其他资产的超额收益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钝化。从下图可以看到,自去年年中以后,红利策略的累计超额收益不增反减。

数据来源:Wind,截至1月15日

今年以来,虽然时间过去没多久,但红利类策略的颓势大家都看得到,小盘及成长等偏进攻型资产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相应的细分投资机会层出不穷。

去年的8月25日我在红利行情到头了吗中表达了对红利风格的谨慎态度,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我当时的这些观点并未发生太多的变化。我认为,若大家抱着中短期的心态去持有权益资产为红利风格的“低波类固收+”类基金,在债券收益空间被压缩红利风格超额收窄甚至回撤的背景下,预计我们很难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我认为,如果大家奔着以年计的时长去持有这类固收+基金产品,那自然没有问题。如果大家希望短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也许这时候那些偏成长风格,历史回撤较大且风格一直稳定不漂移的“高波类固收+”产品更值得我们关注。

四、写在最后

历史一再证明,资本市场万物皆周期。不过,每到某一类风格演绎到非常极致的状态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将阶段性现象解释为永恒,并让人深信不疑。

我认为,任何一类策略都有其软肋,低波类固收+基金也不例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他们过去几年对红利类资产的极致化配置,我们以为买的是一个无所不能六边形战士,但很可能我们买的是对某一类风格的押注。

一旦到市场风格层面的判断,也许我们就得对未来的市场多一分谨慎,毕竟,万物皆周期,深处其中的我们还是要保留一份清醒。

———————————————————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本话题在雪球有2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固收+ 红利策略 低波动 资产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