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1月19日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揭示了我国北斗系统未来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发射先导试验卫星,2029年开始组网发射,最终在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最新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收官星将提升系统可靠性,并为下一代技术升级提供试验平台。科研团队正进行新型原子钟和星间链路的测试,为北斗四号奠定基础。新一代小型化氢原子钟将扩大应用范围,并计划在未来大规模使用。北斗系统未来目标是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导航。

🛰️ 北斗系统规划:2035年前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包括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发射和组网卫星发射。

📡 技术升级:北斗三号收官星入网,提升系统性能,并为下一代技术升级试验提供支持;新型原子钟和星间链路测试为北斗四号奠定基础。

⏱️ 原子钟:新型小型化氢原子钟性能与早期版本一致,重量大幅压缩,将扩展应用范围,并在未来大规模使用。

🎯 未来目标:下一代北斗系统将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导航,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IT之家 1 月 19 日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35 年前发展规划》显示,我国计划:

1 月 17 日,央视新闻对北斗卫星科研团队进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透露了一些细节信息。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已于 2024 年 9 月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卫星星座由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组成。

最新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收官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入网工作后,将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在支撑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和北斗规模应用的同时,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升级进行相关试验

科研人员正在对北斗三号的两颗收官星进行在轨监测。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透露“现在正在测我们更高精度的原子钟,目前看效果还不错,新型的原子钟在天上已经锁定了,我们已经当主钟在用了。整个新型的星间链路现在也已经建链了,正在按部就绪地做,做好了之后可以为北斗四号作基础。”

此外,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新型的氢原子钟,这也是时间频率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着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谢永辉表示:“我们最早研制的是 23 公斤级的星载氢原子钟,早期配置在北斗系统上面,已经连续运行了接近 10 年。后期我们也在研制更小型化的 13 公斤级的星载氢原子钟,就是这台,它的性能指标基本保持一致,然后重量大幅压缩,然后配备在中轨卫星上面就扩展它的应用范畴。在未来下一代北斗导航上面,我们将会大规模使用。”

IT之家注意到,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表示:“我们下一代北斗的目标,其实简单地说我们就要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的导航问题。通过这种创新工作,通过抢占制高点的工作,使我们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的愿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斗导航 卫星系统 原子钟 深空导航 技术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