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只是“结构性牛市”
DAX大盘强不代表德国多数股票强,大盘股与中小盘已经完全分化。
从编制来看,德国DAX指数的成分股,是在满足最低质量和盈利能力要求后,选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的40只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股票,然后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这40家大公司,基本都实现了全球化发展,来自德国国内的营收只占到总营收的18%。因此,DAX创新高更多反应的是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地区的终端需求整体增长,德国国内经济乏力对他们业绩的影响有限。
相比之下,代表德国中型股的MDAX指数,营收中有33%来自德国国内,更能直观反映德国本土经济疲软。
过去五年,DAX指数累计跑赢MDAX指数41.7%。
进一步看,DAX指数的上涨动能从哪里来?
AI梦想、估值优势、成本担忧解除,三者共振
首先,从权重角度看:
DAX指数最大市值股票为思爱普(2977亿欧元),其市值接近DAX指数总市值的五分之一。单独一家思爱普的市值,接近德国汽车巨头御三家市值之和的两倍。从2024年年初算起,思爱普累计上涨了82.86%,同期DAX上涨20.23%,大约也是4-5倍的关系。
其次,从估值端看:
由于多年来德国财政过紧日子,德国赤字率在欧洲地区本就非常低。
再叠加欧美地区央行基准利率的差距,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远低于美国。
如果思爱普股价所定价的是AI浪潮提升生产率的逻辑,那么分子端思爱普的贴现率还远低于美股科技龙头,理应享有更大的股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