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有行文章 01月13日
买了不等于完事,一起给保单做个「年检」 1月13日 定期进行「保单检视」很有必要,应该怎么做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详细介绍了保单检视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步骤。强调了保险并非一劳永逸,需定期根据人生阶段、家庭责任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整。文章提供了保单整理、保障内容检查、保额评估以及受益人指定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并建议将保单信息分享给家人。通过定期检视,可以确保保险配置始终符合自身需求,避免保障不足或断档的风险,从而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保单整理与分类:首先需整理散落各处的保单,可通过邮箱搜索或使用金事通App查询,并汇总录入保单管理工具,为后续检视做准备。金事通App是由中国银保信开发的,可查询人身险、车险和投资型保险的保单信息。

🔍检查保障内容:需检查险种是否配齐,长期险是否按时缴费,短期险是否及时续保,并根据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进行搭配。同时,保额要买足,意外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的保额尤其需要关注,确保在风险发生时,保障足够。

📝进一步调整:保险配置需随着家庭状况、财务状况及人生阶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例如,结婚、生子、购房等都会影响保险需求。受益人指定也需重视,避免因未指定受益人导致理赔时的麻烦和争议。

👨‍👩‍👧‍👦分享给家人:将保单信息分享给家人,以便在需要理赔时能及时处理相关事宜。有知有行的保单管理工具可一键生成保单的Excel表格,方便分享,并提供隐藏缴费信息的功能,兼顾隐私和实用性。

很多人买完保险,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再关注了。

但一份保险可能会陪伴我们几十年,甚至终身。刚投保时或许对保障内容很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保障细节会慢慢被遗忘。

此外,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家庭责任、收入水平以及负债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保险需求会随之改变,保险配置也需要动态调整。

定期进行「保单检视」很有必要。从频率上来说,每 2~3 年做一次全面检视是比较合理的。那么,保单检视应该怎么做?

这篇文章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文章比较长,可以点击下方目录,直接跳转到感兴趣的部分。

第一步 保单整理与分类

保单检视的第一步,就是把散落各处的保单整理清楚。

我们可能是在不同渠道,投保了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时间一久,就忘记买过什么了。有两个常用方法,可以帮你找齐保单。

一是「邮箱搜索」,如果是线上投保,保险公司通常会把电子保单发送到投保时预留的邮箱里。以「保单」或者「保险」为关键词在邮箱里搜索一下,大多数都能找到。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邮件的附件往往会包含电子版的保险合同,下载后可以看到最为全面的保单信息,录入的时候比较方便。

如果你更换过邮箱,或者是有家庭成员、公司为你投保,那更推荐方式二 —— 金事通 App

这是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保信”)开发的 App,这个公司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可以放心使用,无需担心信息安全问题。

在金事通上,可以查询与自己相关的人身险、车险和投资型保险的保单信息。

注册并实名认证后,点击「人身险」,可以查到自己做为投保人和被作为保险人的保单,也就是说你给家人买的,或者家人、公司给你买的都能查看到。

金事通展示的信息比较少,只有保险公司、产品名称、保单号、保险期限和缴费记录,如果想要记录更完备的信息,可以拿着保单号,直接联系对应的保险公司客服,进一步查询。

找齐保单后,可以把信息汇总录入到有知有行的「保单管理」工具中,为下一步做准备。

第二步 检查保障内容

保单检视的第二步,则是查看已有保障是否齐全。

1、险种是否配齐

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责任,遭遇风险时,带来的财务影响也不同,只买一个保险无法覆盖所有风险,需要根据特定阶段的需求,做好搭配。具体可以参考 ? 不同人生阶段,该配置什么保险?

有知有行的保单管理功能也展示了四大基础险种的配置情况,可以对照表格来查缺补漏。如果预算允许,没配置的,赶紧补上。

2、是否及时续保

长期险需要确认是否已按时缴费,短期险则需要确认是否已及时续保,避免保障断档。

在保单管理工具中录入续保时间,下一个续保日当天下午 4 点,我们就会通过有知有行 App 给你发送续保提醒,不用担心忘记了。

3、保额是否足够

保险不是买了就行,保额还要买足。保额决定了出险时能赔多少钱,是保障作用最直观的体现。计算保额时,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收入、负债及家庭生活支出等因素。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这笔保障是有意义的。

大家通常配置的都是「百万医疗」,如果你也是,那无需纠结医疗险的保额问题。需要关注的是意外险、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的保额是否充足。

1)意外险

为防止恶意骗保,针对老人、孩子的意外险产品,身故/伤残保额通常不会太高。

主要是家庭支柱的保额,要买足。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已经配置了寿险,万一身故可以获得赔付,意外险的保额就不用太高。但事实上,除了航空事故等极端情况,其他意外导致伤残的概率远远高于身故。

一旦因意外导致残疾,除了身心受创,工作和收入很可能会长期受到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时候,意外险的伤残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意外伤残责任通常是根据伤残等级按比例赔付的,如果保额不足,按比例赔付下来的金额可能远远不够用。

对于家庭支柱,建议意外险的保额最低做到 50 万,如果预算充足,尽量配置100 万以上的保额。

2)重疾险

重疾险要覆盖医疗和后期康复费用,尽量做到 30~50 万,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家庭,通常建议保额 50 万起。

重疾险是给付型险种,在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多份重疾险可以重复理赔。如果因为预算问题不能一步到位,也可以先配置预算范围内的产品,未来再适当加保,逐步积累。

3)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额,取决于被保险人离世可能给家庭财务造成的缺口。直白一点,就是被保险人背负的经济责任:通常包括负债(房贷车贷)、父母养老金、子女教育金以及家庭日常支出等。

但如果严格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将得到一个巨高的保额。对应的保费也让人难以承受。所以在实际投保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取家庭负债总额,或者 10 倍年支出,或者 5 倍年收入作为基数,再根据预算上下调整。

第三步 进一步调整

保险的配置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着家庭状况、财务状况以及人生阶段的变化不断调整,才能始终契合你的实际需求。

或许是因为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结婚了,需要把伴侣以及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的保障纳入考虑;又或者迎来了新生命,孩子的保险自然成为家庭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再比如,买了房子、背上房贷后,肩上的经济责任加重,原有的保险配置可能已经不足以覆盖新的风险。甚至有时候是因为预算更宽裕了,可以补充之前因为资金有限而未配置的保障。

但调整保单并不一定非要等到人生大事发生。其实,随着年龄增长或人生阶段的推进,心态也会悄然变化。以我自己为例,近一两年,我发现自己开始更注重医疗服务的品质,更渴望在不可预知的风险面前获得确定性。这种需求的变化,同样值得在保单中有所体现。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保险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定期审视和思考。每一次调整,都是对生活和未来的重新规划,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体现。

受益人是否指定

填写受益人是投保时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尤其是意外险,很多人默认受益人为「法定」。这个看似方便的做法,可能在实际理赔时带来麻烦。

如果不指定受益人,生前也未订立遗嘱,那么理赔时所有法定继承人都需要参与,这不仅会让理赔流程变得繁琐,还可能因为涉及多人分配而产生争议。而且,这种法定继承的分配方式,未必符合被保险人真实的意愿。

保单检视时可以确认一下带身故责任的保单是否都指定了受益人。如果人生状态发生变化,比如结婚、生子、离异等,也可以根据当下情况,看看是否需要调整。

第四步 分享给家人

虽然谁都不希望真的用到保险,但如果有一天需要理赔,总得有人清楚你买了哪些保险,并协助处理相关事宜。所以,将保单信息分享给家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有知有行的保单管理工具中,只需点击「分享保单给家人」,就可以一键生成保单的 Excel 表格,方便地分享给家人。同时,工具还贴心地提供了「隐藏缴费信息」的选项,既能分享保单的核心内容,又避免暴露具体费用信息,兼顾了隐私和实用性。

这是保障真正落地的一步,千万别忘记了。

今天的内容看起来较多,但真正动手时,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复杂。为你准备了一个保单检视清单,不妨对照着,动手试试吧~

最后,想了解更多保险知识,可以点击保险配置思路,或者打开有知有行 App,点击「有知」,下滑至专题部分就能找到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内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保单检视 保险配置 风险管理 保额评估 家庭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