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十月,“乃满浦、昌城之捷,谓兵不满千,未交一战,不遗一矢,而使(虏)自相践踏,其被炮死者二万有余,马之走死者三万有余,止余真 夷二万。公(袁可立)心颇疑之,私谓敷实而后报,不失于慎。”
“于是移檄东江,核其虚实。而毛帅嫉公如仇,嗾言官寻端中之。”
“而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然其分兵设奇,举火放炮,使奴东西奔驰,如弄于股掌之上当优叙以为用谋者之劝”。
“力柔其(毛文龙)骨”,虚怀以待,劝毛“臣子勿欺”。
“登抚倚重沈帅而与毛帅相左”。
“己巳,虏薄都城。公条上方略,密致当事。”
朝廷每有再起之议,袁可立皆谢绝不出。虽有辅臣竭力挽留,
但袁可立“自此绝意仕进,屡以起废推毂于铨曹,公淡然弗屑也。”
“及抚按荐牍屡腾,而公雅尚高洁,其视一官若敝屣也!”
《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自此绝意仕进,屡以起废推毂于铨曹,公淡然弗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