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2月27日
厦门国贸“退房”,终于走到尾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厦门国贸自2020年宣布退出房地产行业以来,持续剥离相关资产,包括转让国贸地产、国金公司等股权。此举旨在集中资源,专注于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并拓展健康科技等新兴业务。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厦门国贸已回笼资金约46.45亿元。随着房地产业务的逐步剥离,厦门国贸的转型也面临挑战,供应链业务受市场行情影响,业绩出现下滑。公司正通过调整业务结构、聚焦服务实体产业客户等方式应对转型阵痛。

🏢 厦门国贸自2020年起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通过出售国贸地产及国贸发展等股权,迈出了“退房”的关键一步。此后,又陆续转让了多个房开项目公司股权,以实现专注核心主业的转型升级。

💰 厦门国贸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包括国金公司、国贸期货、金海峡担保等,共回笼资金约46.45亿元。这些资金用于支持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的发展,并减少投资压力。

📉 尽管剥离了房地产业务,厦门国贸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也面临挑战。受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9.26%,并出现亏损。公司正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聚焦服务实体产业客户来应对转型阵痛。

🎯 厦门国贸的“退房”决策,不仅受央国企退房令的影响,也与房地产行业占用大量资金有关。公司希望通过转型,将资源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供应链管理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厦门国贸“退房”临近尾声了。

2020年11月,厦门国贸宣布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7个月后,出售资产的关联交易公告发出,向国贸控股转让国贸地产及国贸发展的所有股权。

至此,厦门国贸完成了退出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但这不是终点,2021年6月至今,厦门国贸为了完成“专注核心主业的转型升级”目标,仍在陆续出售手中的房开项目公司股权。

12月26日,厦门国贸发布公告,宣布将持有的厦门国贸金融中心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国金公司”)81%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国贸控股。

宣布“退房”四年后,厦门国贸再次精简行囊,要在2025年完全清退非主业资产。

01

剥离资产

向国贸控股转让国金公司81%股权,或许已来到厦门国贸“退房”最后一步。

国金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主要从事国贸中心写字楼项目的开发经营、管理和商业运营,本次出售前厦门国贸持有其81%股权,国贸控股持有19%股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国金公司总资产约为10.77亿元,总负债1.44亿元,净资产9.33亿元,录得营收7061.15万元,净利润887.4万元。根据评估报告,国金公司股权价格最终确定为14.39亿元。

另外,国金公司可以就截至评估基准日之前的留存收益向厦门国贸分配利润2.37亿元,因此国贸控股实际上要付给厦门国贸的交易款项为12.02亿元。

股权转让公告中,厦门国贸与当时转让国贸地产时给出的原因基本一致: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聚焦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拓展健康科技新兴业务。通过本次交易将进一步推进非核心业务资产的退出,集中资源专注供应链核心主业的转型升级。

2021年6月至今,厦门国贸发出过四份类似的出售股权公告,除了剥离非主业资产,还有回笼资金与减小投资压力的意味。

最早的一次是在2022年12月,厦门国贸将持有的国贸期货有限公司51%股权及国贸启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25%股权转让给国贸控股全资子公司国贸资本,合计交易价款约8.89亿元。

不过,厦门国贸并没有转让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将继续持有国贸期货49%股权和启润资本24%股权。

从全资持有、全权负责到压力分摊,厦门国贸既可以减少对期货公司持续资金投入的压力,又可以回收资金继续投入到主业转型,并且仍然可以享有国贸期货持续发展带来的收益。

为了找到更多钱支撑供应链核心主业的发展,厦门国贸还在2023年3月转让子公司所持有的江苏润同并赢基金43.88%的实缴份额,以实缴出资1.34亿元,加上截至交割日持有该基金份额期间费用的价格,转让给国贸控股全资子公司国贸华瑞与国贸鑫新。

紧接着来到2023年4月,厦门国贸剥离非主业资产的刀砍在了类金融资产上。

根据公告,厦门国贸将持有的金海峡担保、金海峡租赁、恒信供应链、恒鑫小贷等共8家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国贸控股全资子公司国贸资本,回血约17.85亿元。

这8家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合计约24.04亿元,评估值合计约24.67亿元,评估增值合计6262.17万元,增值率2.60%。

五个月后,厦门国贸又继续向国贸资本转让厦门望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5%股权,交易价格约为3.97亿元。望润资管主要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转让和处置业务。

评估报告显示,望润资管合并口径财务报表经审计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约11.31亿元,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约11.34亿元,评估增值371.27万元,增值率0.33%。

除开出售国贸地产及国贸发展股权所得款项,厦门国贸至今五次股权转让回笼的资金总额约为46.45亿元。

02

彻底退房

解决完类金融资产,厦门国贸又转向了剩下来的小部分房开业务上。

2021年将占大头的国贸地产交易出去,厦门国贸房地产开发及经营业务中仍留存的,便只有开发厦门国贸学原项目及国贸璟原项目的几个房地产子公司。

据其2022年财报,公司地产结算项目主要为厦门国贸学原和厦门国贸璟原,房地产经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14.52亿元,同比增长190.13%,房开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下降到2.19%。

到了2023年末,厦门国贸的地产结算项目只剩下厦门国贸学原尾盘部分,且住宅地产项目已全部完成交付,该年房开业收入为1.31亿元。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目前厦门国贸学原和厦门国贸璟两个项目均已售罄,这也意味着房开业务一栏将不再于厦门国贸2024年财报中出现。

“退房”是厦门国贸在2021年11月发布2021年-2025年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时做出的决定,以如今的视角回看其“退房”之路,5年内退出房地产行业的目标或许即将完成。

企查查信息显示,目前厦门国贸控股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子公司还有6家,其中厦门泰达地产显示经营状态显示“吊销”,厦门信隆地产联合开发公司、厦门国贸地产资管、厦门信达联房开、厦门兆成房开状态均为“注销”,唯一存续的便是这次出售的国金公司。

国金公司出售事项完成后,厦门国贸距离彻底退房也就不远了。

当时促成厦门国贸决定“退房”的原因,不只有国资委下达的央国企退房令,还有房地产行业占资太多,高速发展需要大额增量资源支持。

只是厦门国贸离开了地产,转入的供应链行业也是一条充满波折起伏的路。

供应链管理同样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输入端的采购、运输、仓储到输出端的销售缓解,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更遑论探索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布局。

2024年三季度,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及厦门国贸“大宗供应链四巨头”中,业绩下滑最多的是厦门国贸。

数据显示,厦门国贸第三季度营收911.19亿元,同比下滑29.26%;归母净亏损约1.26亿元,同比减少144.14%。前三季度,录得营收2863.29亿元,同比下降28.55%;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减少61.83%。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国贸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4007.1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18.65亿元,仅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便有7.39亿元。

11月25日召开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厦门国贸表示一方面因国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品类经营货量下降。

另一方面,公司在推进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强业务结构调整,控减低质量业务,提高业务和客户的门槛,重点聚焦服务实体产业客户,发展高质量业务,从而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至于亏损原因,厦门国贸表示报告期国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有效需求不足,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中化工、农产品等部分品种因市场行情因素出现亏损。

换句话说,没了房地产利润的支撑,聚焦供应链主业后厦门国贸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

本文来自“观点网”,作者:何欣,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厦门国贸 退房 供应链管理 资产剥离 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