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创造性“心流”状态不仅能改善工作方式,还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意义和满足感。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你是否曾经深深沉浸于某项创造性活动中,比如写作、设计、敲代码,甚至是头脑风暴,以至于时间似乎消失,周围的世界也渐渐模糊?这被称为进入了“心流”状态。
“心流”通常用于描述运动员在巅峰状态下的表现,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创造性工作。当思维完全沉浸于创造性任务时,可以达到一种高度意识和完全专注的状态,此时唯一重要的就是工作本身。
然而,持续的干扰和各种要求使得达到这种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我们不断被打断,被拉向不同的方向,信息过载。
幸运的是,运用正确的技巧,可以使这种专注水平成为你工作中的常态。那么,如何才能可靠地进入创造性“心流”的状态呢?
1. 当创造力自由流动时
“心流”这一术语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博士在1960年代提出的。他将其描述为一种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人们全身心投入于某项活动中,常常失去对时间和外部事务的关注。
在他的研究中,契克森米哈伊博士发现,外在奖励与幸福感之间并没有相关性。相反,当人类大脑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时,往往会感到最快乐,这种快乐通常是为了活动本身。
他写道:“自我消失,时间飞逝。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思想都自然地跟随前一个。你的整个身心都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创造性“心流”与挑战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关系
研究表明,创造性“心流”能够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情绪,甚至加强与创造力相关的神经连接。而好消息是,在适当的条件下,你可以更频繁地体验到创造性“心流”。
2. 进入创造性“心流”状态
当思维既面临挑战又全神贯注于某项任务时,创造性“心流”便会出现。无论你是在绘画、编程、作曲还是解决复杂问题,这种状态都可以在注意力集中且活动与个人产生共鸣时获得。
而进入创造性“心流”状态是一项可以通过练习来培养的技能。以下是五个基于科学研究的步骤,可以帮助你更持续地达到这种状态,并为你的创造性追求带来深度和专注。
创造性“心流”的五大支柱
1. 选择合适的任务。创造性“心流”需要在活动的挑战性和你的技能水平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任务太简单,你会感到无聊,而如果任务太难,你会感到焦虑。理想的任务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最佳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挑战会刺激你,但不会压倒你。考虑将较大的创造性项目分解为更易管理的小块,可以保持这种平衡。
2. 获取合适的工具和资源。这可以简化你的工作流程,并减少干扰。无论是准备好你的素描本、整理设计文件、收集研究材料,还是打开你的笔记应用,确保一切就绪将提供一个无摩擦的环境,支持创造性思维的流动。
3. 消除干扰。你知道需要静音通知,避免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但我建议你更进一步。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锁起来,或者放进你的包里。手机在你身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干扰,因此请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你无法看到和拿到它。
4. 深呼吸。专注于当下,接受你可能会失败的事实,放下自我。关于正念的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暂的、专注的呼吸练习,也能减轻压力并提高注意力,这两者都有助于创造性“心流”状态的出现。花点时间把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这样可以培养一种开放和接受的状态。
5. 用心地工作。创造性“心流”依赖于保持精神状态。就像冥想时一样,如果你感觉思绪游离或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请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手头的任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增强你保持创造性“心流”状态的能力。
实现创造性“心流”并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而是为了体验与工作之间更深、更有意义的联系。它使我们能够超越自我意识,进入一个思想自由流动、以好奇心应对挑战的境地,而当下的时刻则成为探索和发现的空间。
正如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博士所说:“心流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使当下的瞬间更加愉悦,还因为它能建立自信,使我们能够发展技能并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学习如何进入和维持创造性“心流”状态,你不仅能改善工作方式,还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意义和满足感。
译者:Ter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