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咨询公司首次提案通过率】
其实这是我们小马宋内部的“持续改善”。
广告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多看效应。
大家看一遍记不住,多看几遍就记住了。
很多新同事刚入职的时候觉得并不好看,但相处久了,就觉得挺顺眼了。
剃头丑三天,其实也是这意思。
那既然多看效应在广告传播上是成立的,我们从广告出身做品牌咨询的人,却很少利用这一点帮助我们提案。
大家都知道,咨询公司给甲方的提案,品牌的logo经常要经过好几次的修改调整。
我们也发现,在一番“拉锯战”之后,确实经常有客户会选择我们的第一版设计。
分析其原因,除了因为我们的首版设计确实是倾注了最大的心血以外,“多看效应”真的起了很大作用。
甲方的老板原话就是:“不知道咋回事,现在看着挺顺眼了!”
在跟公司的设计总监复盘这些项目之后,我们迅速达成了一个共识,并以此作为首次提案时设计品牌周边延展的新思路:
“要让我们的设计在提案后的两周内尽可能多地出现在甲方老板的视线范围内。”
于是,我们首次有目的地设计了“品牌手机壁纸”,并建议策略部的同事在提案时号召参会的甲方人员都更换壁纸,先看上两个星期再说。
由这个思路去梳理我们的物料,我们发现,以前做的 logo 贴纸就可以少一点,因为大老板的办公环境一般不适合贴贴纸,甲方同事们一般也仅会把贴纸贴在笔记本背面,很难被看到,这个物料并没有发挥最大作用,可以适当减少。
我们以往定制的新版手机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没法让每位参会的甲方高管都拿到,于是我们就定制了手机支架贴,这个东西不挑手机型号,适用性广,以此让参与提案的每位甲方高管都可以把我们的新设计“随身携带”。
我们在定制常规品牌马克杯的同时,也可以为甲方大老板定制一个质感足够高级的杯子,让他愿意放在办公桌上展示甚至日常使用。
我们的扇子也设计得更小巧方便出差携带等等等等,这一系列的改善,都以能触发“多看效应”为原则。
以上,就是一家咨询公司对“多看效应”的应用及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