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以来,以北京为首,一二线城市“老破小”房源的成交量飞升,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近40%,成交周期平均仅7天。 年轻人正在一线城市抢购老破小,只因在北京房价跳水和利好新政出台后,他们忽觉,自己和房子的距离不再遥远。 一些人已决定在红砖之间长久停留。青睐老破小的年轻人们 在入住新家之后,饺子特意剪了一段卡点的视频,发到了社交平台上。视频中,房子灰蒙蒙的,她指着墙上的一个大洞呵呵地乐。 钢架生锈的阳光房、洗澡转身都困难的迷你厕所、堆满杂物的卧室...一般人看到必定会紧皱眉头,但对饺子来说,却是漂泊之后,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饺子是90后,出身美术专业。自2012年进京集训开始,她就一直在北京生活。 大学本科毕业后,饺子成为了一名职业纹身师,在一家连锁工作室工作。 在这12年间,她在海淀上过学,在通州与人合租过,在大兴跑过工作,就是没坐过少于一个小时的地铁。 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饺子一复一日挤地铁,和白领们一起在车厢里抓着扶手摇晃。生活因热爱的工作而充实,也似乎在异乡逐渐稳定了下来。 现在的家里,合租室友走了一波又一波,只有她一直都在。 2022年,事情突然出现波澜。她被调到朝阳区工作,周转于望京和三里屯之间。从原来的家到工作室需要近两小时,通勤变得逐渐不可忍受。 饺子在纠结着搬家。她忽听到同事议论房价正在下跌,心中一动:是不是可以直接买个房? 和饺子一样处境的年轻人不在少数。90后群体正步入而立之年,而对于北漂的他们来说,30岁普遍被认为是一个“节点”。 因此,有没有房子成为关键问题。在中国人的观点里,房子意味着稳定,也意味着在这个大城市里有了“根”。 和大多数北漂的想法一样,饺子的购房需求诞生已久。但在心里,火苗一直微弱,直到最近。 房子大跌之时,她告诉自己,是时候出去看看房子了,大不了就当遛弯。 她对区域的初始规划已很明确:只选择纵向切割朝阳区的14号线地铁站周边,最北端或最南端也好,只因可以在早高峰抢到座。 小区和房子老一点没关系,饺子更看重的是房子内部的朝向、布局等“硬件”。 相较于冰冷的高楼,她反而更喜欢老小区里的市井气息, 她还有个比较特殊的诉求:房子需要临街,因为她想创办自己的小工作室。饺子希望让人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可以看到窗户或阳台上的招牌。 当然,离中心越近越好。 于是,从2023年中开始,饺子只要闲暇时间的时候,就辗转于各个地段的链家实体店之间。 中介的小电驴成为她熟悉的坐骑,就连横跨朝阳区的亮马河,也路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在网上也可以沉浸式AR看房。但她还是觉得,自己亲自去看看比较安心,也能感受一下和房子的“链接”。 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她已跑过四十多个小区,平均每个小区走访房子两套多。在实地看房百余套之后,她几乎对地区和小区了如指掌。 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年轻人们都来饺子的评论和帖子底下留言。他们需求各不相同,但统一的是:只考虑老小区,预算在200-300万间。 在小红书上输入老破小,便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帖子在互相征求意见。有人晒出刚买的老房,里面挤满了木质家具,黄润的松木地板映着午后阳光。 饺子也很乐意为准备在同一个区域买房的人们解惑: “这个小区很老,但很有生活气息” “那个小区相较下比较新,但树比较多,就显得有点阴森” 她真实的感觉到,人们购买老破小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是网上询问她的人越来越多,和中介的交流中,饺子听到的事例也越来越多。 有次去看房,她跟着中介从头到尾,跑了一条满是老小区的街道。 中介骑着电动车,每过几分钟就抬头,指着几个板楼和她说: “这个小区前几天刚卖出去一套,在三层的。买它的人应该和你差不多大哩,也是来北京工作的。” “那个小区也是,85年的房子。买的人住在路东边,在西边又买了套。” 饺子最后过户的房子位于北京市金台路片区的红庙北里小区,也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老破小集群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该小区在今年前 8 个月累计成交 34 套,月均成交量达 4.25 套,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9月30日,北京房产发布新政后,这里的成交量再创记录。 秦哥是这片区域的链家房产中介。他算了一下,仅10月一个月,他在这个小区经手成交的房子就20多套。 而且红庙非学区房,不受这方面的影响。买家都是奔着它的黄金地段来的。 他观察到,大部分买房的人都是去商业中心上班的,年龄平均在三十多岁左右。小区老旧,但年轻人很多,租户也几乎都是上班族。 在海淀万寿路附近的中介小慧也察觉到了这个趋势。她负责的几个小区,房子建成时间在1985-1992年。而小区里,90后们才是主要业主。 她认为,小区的年轻化也是氛围和睦的原因之一。90后们上班繁忙,早出晚归。因此小区里总是静悄悄的,“没有什么扰民现象出现”。 年轻人们不再愿意承担远超预算的高级公寓,把目标转向中心地区的老破小。 饺子也在其他人的帖子底下写到:“红庙北里,破确实破,老小区也没人管,但方便是真方便,挑一挑也有不错的楼。修一下自住不错的。” “主要是买得起。”年轻人正在抢购老破小:便宜、要涨、先上车再说-钛媒体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