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情绪和感受总是说不清?
情绪和感受的主要表达途径,本来就是不是语言。人类婴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根本对语言还没有概念,语言相关的大脑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们会通过父母的眼神、微表情、肢体语言,读出父母的情绪。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天生就会「读空气」。
这说明,进化认为,情绪和感受本来就应该主要通过非语言渠道来交流。
随着我们长大,读空气的能力会下降,因为我们开始越来越依赖语言。但语言不可能变成唯一的交流方式,语言只是交流方式中的一种,甚至只占所有交流中较少的比例。我们主要靠识别非语言信号来交流,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已。
如果我们只能靠语言,或主要靠语言来交流,想象一下,你就不可能遥远地朝服务员丢一个眼神,TA就知道你是要加菜加水还是要买单;不可能朝爱人丢一个眼神,TA就知道你是在生气还是在表露爱意;平面广告上(或视频中不说话)的人,也就不可能传递任何情感信息。
换一个角度理解:如果一个人所有情感都只靠语言来表达,我们其实会觉得这个人有社交障碍,或像人机哎。看看《生活大爆炸》就知道吧,什么感受都只用语言直截了当说出来,只会被人觉得你是个weirdo好吗?
咱就是说,在情感表达上,语言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工具。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发展出足够的情绪词汇,能精准描绘出每一种情绪。大多数人甚至在现有词汇中,也只掌握了很小一部分(情绪词汇表不够丰富),就好比我们只知道赤橙黄绿青蓝紫,根本无法精准描绘出这蓝是哪一种蓝,那红又是什么样的红。
而且,语言是需要逻辑思考的(逻辑架构才能把字词连成句,把句连成段,把段连成文),而掌管逻辑的理性脑,和掌管情绪的情绪脑,大体上是两个脑区。当情绪很浓烈或很复杂时,就会干扰理性脑,让语言表达进一步变困难。
综上,情感表达,需要沟通的双方,去解读非语言信号。不解读非语言信号,而追着对方,非要对方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具体,好让自己理解的,是把自己的那部分解读和沟通责任,甩锅给对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