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市民收到长沙县卫健局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时,发现文件内存在多达7处的错别字,例如“呈沙医院”、“指释中心”等,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质疑。网友认为,如此简单的文件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反映出相关部门的工作态度不严谨,细节处理不认真。对此,长沙县卫健局回应称工作失误,文件未经过严格校对,并表示将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回复,同时加强文件审核流程,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此事也引发了公众对政府部门公文质量和工作作风的关注。
🤔长沙县市民收到卫健局回复文件,发现文件内存在7处错别字,包括“呈沙医院”、“指释中心”等,引发网友关注和质疑。
📝网友认为文件错别字过多,反映出相关部门工作态度不严谨,细节处理不认真,对政府部门公文质量提出质疑。
🗣️长沙县卫健局回应称工作失误,文件未经过严格校对,导致出现低级错误,并表示将重新发送修改后的回复。
🔄卫健局表示将加强文件审核流程,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体现出对公众质疑的重视和改进措施。
⚠️此事引发公众对政府部门公文质量和工作作风的关注,也提醒相关部门需加强细节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市民晒官方回复文件200余字现7处错字,长沙县卫健局:工作失误,将重新回复。
据上游新闻,11月24日,湖南长沙县市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一份县卫生健康局向他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仅200余字,却有多达7处错别字。此事引发网民热议。
11月25日,记者在评论区看到,网友发现这份文件中的错别字包括“呈沙医院”“指释中心”“急技任务”“技护车”“操作合手机支架”“整领学习”“关似事情”等7处。这些明显的错误让不少网友感到疑惑:“这么多错字是怎么通过审核的?”还有网友表示:“一份回复市民反映情况的文件,细节竟然如此随意,真的应该反思。”
针对网友的质疑,11月25日,记者以长沙市民身份致电长沙县卫生健康局询问,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对于出现如此多错别字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解释称:“文件可能是在处理时未经过严格的校对,导致出现了这些低级错误。”工作人员强调:“我们将为当事人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处理意见书,同时加强文件审核流程,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