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11月25日
梅艳芳的唱功,是不是被严重高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对梅艳芳的唱功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其唱功被严重高估,并非顶级水平。作者从唱功的核心要素——音色和舒适度出发,指出梅艳芳的音色虽不错,但与真正的顶流歌手相比仍有差距,而其歌曲的舒适度也存在不足,感染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升。文章还探讨了梅艳芳在香港歌坛的影响力与其唱功的关系,认为其强大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对其演唱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导致唱功被过度夸大。最终,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艳芳作品的传唱度下降,人们对她的唱功评价也将更加理性客观。

🤔 文章认为梅艳芳唱功被严重高估,并非顶级水平,将其与邓丽君、甄妮等歌手并列为华语乐坛“五绝”级歌者是不合理的。

🎤 文章指出唱功的核心要素在于音色和舒适度,梅艳芳的音色虽不错但并非顶尖,且歌曲的舒适度也存在不足,感染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升。

🏆 文章强调梅艳芳在香港歌坛的影响力与其社会地位、关系网密切相关,资本和宣传对其演唱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导致唱功被过度夸大。

⏳ 文章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艳芳作品的传唱度下降,人们对她的唱功评价也将更加理性客观,逐渐回归其真实水平。

🎶 文章举例说明,梅艳芳的代表作《夕阳之歌》与陈慧娴的《千千阙歌》相比,后者的传唱度更高,体现出唱功和受众喜爱的关联。

一、虚高

很多人对梅艳芳唱功的评价是顶级,把她和邓丽君、甄妮、徐小凤等人视为数十年间,华语乐坛最强的五六人之一。

个人认为,这种评价严重地虚高了。

其中一些人,可能是把“唱功”和“在歌坛的影响力”混为一谈了,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儿。

若论后者,梅艳芳倒确实称得上顶级。她在香港歌坛的影响力很大,论演唱会的场数是能排在前列的,票一直卖得不错,但这并不表示她的唱功也能排在前列。

比如王菲,在红磡开演唱会的次数比她相去甚远,但稍懂欣赏的人,都听得出王菲的音色比梅氏要好得多,更具天赋;技巧运用也比她强不少。

毕竟,决定一个人在歌坛影响力大小的,除了唱得好不好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有没有资本和大公司支持、社会地位和关系网、知名度的炒作等等。

梅艳芳是香港演艺协会的会长,又喜欢社交活动,据说在香港黑道中还颇有影响力,混得很开;且为人热心,帮助过很多演艺圈的人,因此其在香港的社会地位很高,关系众多,又有大公司及资本支持,有人给做宣传、抬轿子,因此在歌坛的影响力很大,被炒作得挺红,演唱会的票因而卖得好,各种奖项也拿得多,取得了超出自身唱功的成绩和赞誉。而她在香港之外地区的影响力、唱片销量、演唱会数量,远不及在港;许多在香港拼不过她的歌手,在其它地方的名气和影响力却远胜于她(比如在大陆人眼中的陈慧娴),原因就在这里。

梅艳芳的代表作之一《夕阳之歌》,和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就是歌词不同,两人完全在一个赛道上,因此这一点就看得非常清楚。在那次大比拼中,梅以高票夺冠捧杯,而刚出道未久(事实上,陈慧娴在巅峰时期的关系网也和梅艳芳差距甚远)的陈慧娴纵然不甘,却只能无奈地咽下苦果,哪怕《千千阙歌》更受欢迎。

可到了几十年后,千千阙歌仍然存在于很多人的歌单中,被经常聆听,也常在KTV中被人传唱,而夕阳之歌却早已无人问津,甚至少有人知了。两者孰优孰劣,不问可知。

而在当年的香港,社会地位和关系网对各奖项花落谁家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也不难由此事窥知一二。

二、唱功

说起唱功,很多人总是扯什么高音能飙到哪个调、音准、节奏控制、音域广不广、翻唱难度、能否驾驭多种类型的歌等等,但在笔者眼中,这些其实都是细枝末节。

而真正决定唱功高下的,是两个因素——音色和舒适度。

说白了,就是好不好听,大多数人爱不爱听。

如果一个歌手,虽然高音上不去,音准和节奏都不好,音域也窄,只能驾驭单一的类型,但就是在某个音域,唱得好听、舒服,让大多数人喜欢听,那她就是优秀的歌者。

比如蔡琴、比如李玲玉、比如孟庭苇、比如王菲。

三、音色

曾经有个大陆的歌手评价梅艳芳的音色,说其音色暗沉、先天不足啥的,总之是不怎么样的意思。笔者觉得有失公允。

梅艳芳起于微末,又不是啥豪门小姐,有资本硬捧,如果先天条件这么差,根本就进不了音乐圈儿。

平心而论,她的音色算得上一流了,饱满而有磁性,听起来挺舒服地。

但和真正的顶流音色,却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和她音色风格相近的蔡琴和徐小凤,音色就明显要比她好得多,更有天赋。

之前买音响的时候,试音碟都是用蔡琴的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

四、舒适度

完成一首歌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像梁红、小阿七、冯提莫这种唱功好一些的网红歌手都能具备。而她们和顶级歌手的差距,除了先天的音色之外,就是在唱出来的舒适度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

而决定舒适度最重要的两点,笔者认为是感染力和对歌曲的陈述表达能力。

像张国荣、李娜、那英、王杰等人,就是舒适度方面比较出色地。

而梅艳芳,感染力方面倒算得上顶流,但陈述表达能力却只堪一流,这让她歌的舒适度和顶流有着明显的差距,再加上音色方面的差距,便更是雪上加霜。

也正是因为不够好听,舒适度差,所以她的歌被社会渐渐遗忘。

五、名不符实

因为生前在香港的关系网和影响力,梅艳芳的唱功一直被高估。非但在当年她自身唱功的巅峰之时,就是在如今,仍然有人相信她的唱功已达巅峰,是数十年华语乐坛中的“五绝”级歌者。

然而在笔者眼中,梅艳芳的唱功非但无法和邓丽君、甄妮、罗文、张学友这种真正的顶流歌手相提并论,就连影响力远逊于她的蔡国权、邰正宵、张信哲,甚至是任贤齐和郑智化,唱功都要比她强出不少。

在她离世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社会地位所给她的歌曲作品带来的虚高的光环逐渐褪去,于是一切渐归真实,她作品的传唱度也不断下滑,与其唱功的真实水平渐渐匹配。

毕竟,无论那些铁杆粉丝们如何溢美吹捧,但大多数人的审美和选择,却是发自本心,并不会如这些粉丝的意志所转移地。

相信随着时间继续流转,人们对梅氏唱功的定位,也会越来越脱离那曾经惑人眼目的喧嚣繁华,变得更加理性客观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梅艳芳 唱功 音色 舒适度 华语乐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