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中下游,北接京津冀地区,南邻长三角经济圈,拥有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及制造业基础稳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大省。2023年,山东省经济恢复向好,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68.7亿元,保持全国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较上年增长6.0%,列全国第九位,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从三大需求看,2023年山东省受益于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的持续发力,缓和了房地产投资下行的负面影响,实现总体投资增长;消费在上年低基数及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有所回暖;进出口总值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全省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为5.2%、8.7%和1.7%,分别同比下降0.9个、提高10.1个和下降12.1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981.3亿元,经济总量依然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三;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当期投资、消费保持稳定,进出口受益于出口规模扩大增速提升,增速分别为3.9%、5.2%和3.0%。 从下辖各市经济情况看,山东省内各市经济仍呈现为沿海和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一定梯度的格局。2023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均保持增长,且增速有所提升,增长水平集中在5%至7%区间;从经济总量看,当年除东营市和德州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地市经济规模排序与上年保持一致。2023年,青岛市仍以较大优势领跑全省经济,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60.3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1%;省会济南市紧随其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57.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9%;2023年,沿海城市烟台市经济体量首次跨入万亿元行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2.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1.0%,位列全省第三。其余各市经济总量处于2100亿元至7700亿元之间。2023年山东省大部分地市投资增势继续走低,增速均为个位数;各地消费市场逐步改善,消费增速大幅回升,处于6%至12%的区间;外贸发展速度大部分地市有所缩窄,仅济宁市有所扩大。2024年上半年度,各市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总量序列除淄博市和菏泽市互换位次外,其余各市规模排序与2023年保持一致。 财政实力:2023年,受益于经济恢复性增长,叠加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加快,收入规模及质量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处于中上水平。但主要受土地交易行情下行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继续下降。全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4.8亿元,同比增长5.1%,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五位,位次与上年保持一致;税收比率为70.1%,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降序排列第十四位,较上年后移1位。同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4925.4亿元,同比下降19.0%。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平稳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当期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5.1亿元,同比增长3.6%,财政自给率为67.1%,自给能力提升。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势,虽陆续出台宽松政策,但区域土地市场表现低迷,房地产市场修复尚需时日,预计短期内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依然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