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1月14日
毒性是砒霜的68倍!女子吃霉变花生后中毒险丧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福州王女士因食用霉变花生致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该毒素毒性强、致癌性高,日常烹饪温度无法破坏,存在于多种物品及食品中,需格外警惕。

🥜王女士食用霉变花生后黄曲霉毒素中毒,肝功能受损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

🔥黄曲霉毒素耐热性极高,日常烹饪温度无法破坏

⚠️筷子、案板等物品及坚果、谷物等食品易藏该毒素

快科技11月14日消息,据报道,福州的王女士因吃花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随即来到医院。

医生表示,接诊时,王女士的症状与胃肠炎相似,而查体时,王女士眼睛上的异常引起了医生注意。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医生发现王女士的转氨酶指标竟高达正常人的十倍,这明确指示其肝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基于这一发现,医生推测王女士的肝脏问题可能与中毒有关。

随后的检测结果显示,王女士的粪便及呕吐物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严重超标。追溯病史,王女士在发病前一两日曾食用过一包家中长期存放并已发生霉变的花生,这正是导致她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元凶。

黄曲霉毒素,作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是目前已知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约20种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最为常见,其毒性竟是砒霜的68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明确列为1类致癌物。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其裂解温度高达280℃。这意味着,我们日常烹饪所使用的温度(通常在100-200℃之间)根本无法将其破坏,开水煮沸或油脂烹饪同样无法将其杀灭。

在日常生活中,黄曲霉毒素的潜在威胁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常用的筷子或案板,一旦表面出现裂纹或发黑,就可能滋生这种可怕的霉菌。

因此,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务必及时更换。此外,坚果、谷物、粮油以及自制发酵物等食品也是黄曲霉毒素的常见藏身之所,需要我们格外警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黄曲霉毒素 食物中毒 健康危害 日常防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