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公子豹,(https://xueqiu.com/9210717241/312472596)
昨天跟在米国工作的同学聊起,他感慨,现在中下层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在中国,如果没钱的话,一两千块钱也能过得下去,水费、电费之类的如果节省的用,一两百也控制得住。白菜猪肉、米面油,打折去买也不贵,物业费便宜,房产税=0。一句话,中国的物价太便宜了,隐形的支出很少。
反观美国,固定支出太高了。
比如说房产税。按一般的2.5%来算,一个50万总值的房子,每年的房产税1.25万美元。如果一个人失业了,一年1万多只怕拿不出来。两年内不找到工作,估计得破产,想要赖着不交钱、不搬走,怕不怕FBI突突了你?
医保更是夸张,有一个真实的段子:“甜甜圈”王伟恒走线到了美国,去年他去洛杉矶的医院看椎间盘突出,医生仅仅问了15分钟,摸了一下后背,未做任何治疗,就被收取5670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4万元。你不买保险,一把就能掏空你。虽然美国的医院账单是可以讲价的,但即使打折也是笔巨款。
这这还没算中产阶级必备的物业管理费、维护草坪的消耗,煤气和水电账单,单项看着都不高,但它是固定支出,没工作的话,开销真顶不住。
另外开车是必须的,油钱和保险钱不能省,修车更是修不起(所以日系韩系车畅销)。
这已是很有风险意识的人的最低消费了,很多人大手大脚惯了,事到临头会更惨。
所以一旦失业,固定消耗缩减不了,几个月就坐吃山空。
美国电视剧经常有这样的场景:生意失败or裁员,马上就从中产阶级画面立马变成流浪汉,胡子拉碴睡大街。阶级下滑就是一瞬间,失去工作就全面垮台。
美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开玩笑的,zf员工都是3~5年的合同制,老师也不是万年编制的,裁掉10%~30%都是正常的事,你在美国根本就不可能找到一个100%的稳定工作,就连教授都有KPI的。
特朗普刚刚还宣布,拟成立“政府效率部”,为拆解zf官僚机构铺平道路,削减多余的监管法规和浪费的开支。鉴于马斯克在x平台裁了不少人,这下又有好戏看了。
桑德斯在选民主党失利后说,美国50年实际工资是下降的,60%生活贫困,整个50年间90%人的财富向1%的人财富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