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1月06日
禀赋效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职场中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心理学中的禀赋效应联系起来。禀赋效应指人们更偏爱已拥有之物,低估新事物价值,这导致当预期落空时,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损失感和负面情绪。文章指出,职场新人应学会主动管理他人预期,及时沟通调整,避免因预期落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建议人们将事物视为交易品而非拥有物,以减少禀赋效应带来的非理性决策,从而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

🤔**禀赋效应:**人们更偏爱已拥有的东西,低估需要冒险才能获得的新东西的价值,就像教授不愿以50元买酒,但也不愿以低于100元卖出自己已有的酒。

🤝**预期是一种拥有:**一旦形成预期,大脑会将其视为已拥有之物,预期落空就如同失去一样东西,导致人们产生损失感和负面情绪。

⚠️**职场新人应学会预期管理:**及时与老板、同事沟通,调整预期,避免因预期落空导致他人产生负面情绪,例如“小题大作”。

💡**将事物视为交易品:**像商人一样思考,将事物视为可交易的货物而非拥有物,可以减少禀赋效应带来的非理性决策。

🔄**调整情绪起伏:**通过将事物视为交易品,避免因预期落空产生的非理性情绪波动,更理性地处理职场问题。

为什么说职场最重要的第一课是学会预期管理?

我之前就写过好几条相关的内容,今天再来讲一个新的角度: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就是在《对赌》那一期讲过的“现值偏好”,指的是人们出于损失规避的本能,会更偏爱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低估需要冒险才能获得的新东西的价值。

那一期提到的一个有趣的例子,说一位喜爱葡萄酒的教授,花35元买了一批某一年份的葡萄酒。随着时间的累积,这批酒涨到了50元一瓶。这个时候你问教授,你愿不愿意在这个价位再买入一批?教授表示不愿意。

不愿意买,就说明教授认为这批酒不值50元。有意思的来了:那用50元去买教授的酒,他又觉得价格低了,起码要100块才能卖。

酒就是同样的酒,自己拥有的,就觉得价值更高,需要2倍左右的弥补,才肯交换,这就是禀赋效应/现值偏好。

那禀赋效应跟职场要做好预期管理有什么关系呢?

一旦产生了某种预期,我们的大脑就无法分辨这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会把它当作已经拥有的东西来处理。也就是说,预期,是一种拥有。

当你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就相当于,你要把人家已经拥有的一样东西拿走,就会给对方造成一种损失的痛苦,对方需要2~2.5倍的弥补,才能消除这个损失的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没有达到他人预期时,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对方比你想象得更生气。明明是一件小事,或者明明你作为新人,做错了这件事也值得理解,可以包容,但对方就很容易“小题大作”。因为对方确实承受了2倍损失的痛苦,而且因为事情做砸了,这种痛苦也无法弥补,就更生气了。

这种痛苦当然是非理性的,但是人类就是这么被进化设计出来的嘛。期望落空,就是会产生损失的痛苦。理性上来说,可以理解你资源不足、时间太紧、出了些临时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无法消除损失痛苦。

所以,新人的职场第一课,就是要学会预期管理。你可以做的不好,但当你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跟老板说,跟同事说,尽快在结果发生前就调整预期。离结果越远,预期能校准的空间越大。

你也可以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夸下海口,说自己一定行,但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保证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跟自己夸口的差距不大。总之,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经常注意,对方形成了什么样的期望,要去管理这个期望,让期望符合最终的交付。

反过来,对经常会形成一些预期,又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预期落空的人,想要调整自己的这种情绪起伏,就要学会像商人一样思考:把东西当作货物,而不是拥有物。商人不“拥有”货物,商人的货物只是还没卖出去,等待合适的价格卖出去而已。对你来说,500块钱买的演唱会门票,3000也不卖;对黄牛来说,只要没有更高的出价,爽快卖你!

把一切都当作灵活可变的交易品,就能消除禀赋效应带来的非理性决策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职场 预期管理 禀赋效应 损失规避 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