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近期曝光了假冒机油的危害,云南玉溪市杨先生更换了汽修厂提供的某知名品牌机油后,车辆很快出现发动机抖动、机油故障灯亮等问题,经检查发现机油烧光,发动机积碳和油泥严重,这可能与使用假机油有关。央视调查发现,一名男子以极低的价格向多家汽修厂推销某知名品牌机油,这些机油经检测不合格。警方调查发现,汽修厂明知是假机油,却以正品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假冒机油的成本低廉,却以正品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车辆带来严重损害,也凸显了汽车保养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假机油危害发动机:**云南玉溪市杨先生案例中,使用汽修厂提供的某知名品牌机油后,车辆很快出现发动机抖动、机油故障灯亮等问题,经检查发现机油烧光,发动机积碳和油泥严重,导致汽车部件间润滑不足,机油温度过高,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气门封闭不严,损坏发动机。这充分说明了假冒机油对发动机造成的严重危害,其对发动机润滑性能的破坏,会导致发动机部件磨损加剧,加速发动机老化,最终导致发动机故障,甚至报废,给车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使用假机油带来的这些问题,与正规机油相比,其性能差异显著,假机油的润滑性能、抗氧化性能、清洁性能等方面都无法达到标准,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求,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假机油来源及销售渠道:**央视调查发现,一名男子以极低的价格向多家汽修厂推销某知名品牌机油,这些机油从外包装和油品感官上,消费者很难分辨质量好坏。这些假机油的出厂价仅为45元,男子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汽修厂,汽修厂再以正品价格(约400元)卖给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导致假冒机油泛滥。假机油的来源渠道复杂,可能来自地下工厂、非法渠道等,其生产过程缺乏监管,质量难以保证。而汽修厂作为销售渠道,明知是假机油,却以正品价格出售,也加剧了假机油的泛滥。
🚨**汽修厂知假售假:**警方调查发现,虽然汽修厂明明知道自己采购的是假机油,但也都是按正品在销售,从中谋取暴利。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汽修厂作为汽车保养服务的提供者,理应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使用的机油质量合格,保障车辆的安全。然而,部分汽修厂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以身试法,知假售假,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也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选择汽修厂进行保养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汽修厂。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假机油:**消费者在购买机油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如4S店或大型汽配城,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机油。同时,要仔细查看机油包装,是否有防伪标识,是否与正品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机油的颜色、粘度、气味等方面,初步判断机油的质量。如果发现机油存在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机油是燃油车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然而市面上存在着不少假冒机油,一旦使用,很可能会对车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近日,央视新闻揭秘了冒牌机油的猫腻。
云南省玉溪市的杨先生三个月前进行了一次汽车保养,花500多元在当地一家汽修厂购买了4升某知名品牌机油,维修人员进行更换后,杨先生的汽车行驶才2个月左右,就出现发动机抖动的现象,没过多久机油故障灯就亮了。
去另一家检修发现,机油已经烧光,车的发动机积碳和油泥特别多,这会导致汽车部件间润滑不足,机油温度过高,发动机功率下降,而积碳增多,严重时可能导致气门封闭不严,甚至损坏发动机,维修人员推测可能是更换的机油有问题。
类似的情况并非孤例,央视调查发现,此前一男子到云南省玉溪市十多家汽修厂推销某知名品牌机油,该品牌4升的正常采购价格在400元左右,但他只要80-100元,这些机油从外包装和油品感官上,消费者很难分辨质量好坏。
最终在云南,有53家修理厂采购了林某推销的假机油,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假机油的多项指标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
通过线索,警方很快对销售假机油的男子采取了控制措施,男子透露,虽然汽修厂明明知道自己采购的是假机油,但也都是按正品在销售。
这种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出厂价只要45元,男子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汽修厂,汽修厂再以正品的名义,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进而从中谋取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