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2024年11月03日
[民生证券]策略专题研究:又一次“盈利底”:2024年Q3业绩深度解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Q3,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继续低于GDP增速,盈利能力下降趋势未改。企业倾向于清理库存、回笼现金流,导致产业链价格下跌和资产负债表收缩。实物工作量领域利润占比持续走高,上游行业盈利能力强韧,资本开支强度依然较高,行业格局短期内难改。中游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新能源领域盈利能力修复,TMT板块业绩分化。消费领域整体跑输社零,但新兴消费品表现亮眼。短期关注宏观和产业周期变化,中期关注利润分配格局重塑下的上游行业机会。

🤔 **2024年Q3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低于GDP增速,盈利能力承压:**2024年Q3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累计营收与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与-7.4%,明显低于名义GDP增速,ROE也持续下滑。企业在国内物价低迷和外需走弱的冲击下,采取“以价换量”的增长模式,但已逼近极限。企业更倾向于清理库存和回笼现金流,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资产负债表收缩压力加大。资本开支强度依然较高,但资本回报率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这可能与设备更新改造支出和“出海浪潮”中参与海外新建产能有关,也反映了行业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的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并且这种压力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企业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经营环境。

🏭 **实物工作量领域利润占比持续走高,上游行业盈利能力强韧:**尽管实物消耗领域的韧性出现松动,但其在产业链中的整体利润占比再度抬升至37.8%,处于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上游行业利润率连续两个季度改善,而中游和下游则表现不佳。上游行业供给端硬性约束稳定,产业链议价能力强,使得其在需求走弱时盈利能力依然具备强韧性,在需求修复时价格也具备弹性。10月PMI数据显示,当制造业生产活动修复,产业链价格回升时,原材料购进价格分项的弹性明显强于产成品出厂价格,进一步佐证了上游行业盈利能力的强势。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链利润向上分配的格局可能依然稳固,上游行业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 **中游制造业分化,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新能源领域盈利修复:**2024年Q3主流装备制造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中枢为5.1%,明显高于全部A股,这主要得益于自主可控与AI、设备更新与高端化改造以及出口的驱动。交运设备、工程机械以及部分专用设备景气度持续或困境反转的概率较高。中游材料领域大多景气度边际下行,但纺织化学品和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处于主动补库阶段,毛利率同步改善。新能源领域锂电池板块销售毛利率达到历史高位,盈利能力修复,现金流状况良好,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占比均处于历史中枢以下水平,释放了率先走出“内卷困境”的信号。这些细分领域的表现,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 **消费领域整体跑输社零,新兴消费品表现亮眼,大宗消费品未来可期:**2024年Q3消费板块整体业绩表现依然跑输社零,下沉消费市场的韧性在上市公司层面未得到良好表达。化妆品、饰品业绩表现不佳,而潮玩、宠物食品等新兴消费品业绩亮眼。随着消费旺季到来、更大促消费政策出台和观望情绪收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业绩改善可以期待。这表明,消费市场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新兴消费品增长潜力巨大,而传统消费品也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的推动下迎来复苏。

📈 **短期关注宏观与产业周期变化,中期重视利润分配格局重塑下的上游行业机会:**投资者预期由中长期命题主导,三季报好坏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其中蕴含着指引未来的线索。经济结构转型带来实物消耗加剧和利润分配格局重塑,更具确定性。市值占比与利润占比轧差再度走阔,未来需求修复,上游行业价格弹性将为产能价值重估打开空间。这表明,未来投资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和产业周期变化,同时也要重视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重塑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上游行业的投资机会。

  2024年Q3,GDP增速>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上市公司利润增速的不等式继续演绎。具体读数上,2024年Q3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累计营收与利润同比增速为-1.5%与-7.4%,依然明显低于名义GDP增速;盈利能力侧,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趋势同样尚未得到逆转,ROE(TTM)相较Q2再度下滑0.17个百分点至7.1%,周转率与杠杆率成为核心拖累。经营侧,在国内物价持续低迷与外需边际走弱等冲击下,微观企业层面同样体现“以价换量”的增长模式逼近极限:企业在2024年Q3不再倾向于扩大生产,而是选择清理库存与回笼经营现金流,进一步加剧了产业链价格的下跌与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压力。而中期产能周期视角来看,尽管单季度同比视角下资本开支连续两个季度处于负增长区间,然而其占营收的比重当前依然处于相对高位,表明资本开支投入强度依然不低,当然这可能与当下企业大量的设备更新改造支出与“出海浪潮”中参与海外新建产能有关,然而也从侧面表征着相对“内卷”的行业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企业资本回报率下降趋势短期内从供给侧出清的方式得到逆转的难度依然较大。   即使产业链“价跌量损”,实物侧依然是抵御下行风险的最后一环。2024年Q3,不含银行的实物工作量(由上游资源+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构成,表征实物消耗)营收与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行,表征着持续的价格收缩压力使得实物消耗领域的韧性也出现了松动。然而其在产业链中的整体利润占比却再度抬升至37.8%,依然处于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而即使在短周期库存状态并不占优的2024年Q3,上游同样连续两个季度改善至23.8%,相较之下中游跌至15.7%,而下游尽管抬升至25.8%,整体修复至房地产金融化进程开启前的水平,而截至10月30日的下游市值占比为26.3%,两者基本匹配;相较下实物工作量领域与上游市值占比分别为21.3%与11.9%,产能重估的空间依然巨大。而往后看,供给端硬性约束的高度稳定与系统性抬升的产业链议价能力是上游在需求走弱时盈利能力始终具备强韧性而在需求修复时价格又具备弹性的根本来源,无论未来宏观场景走向何方,产业链利润向上分配的格局可能依然稳固,边际上的证据是:10月PMI数据中显示着当制造业生产活动实现修复,产业链价格回升时,原材料购进价格分项的弹性明显强于产成品出厂价格。   更深一步的业绩透视:去金融化的世界中的产业链面面观。在中游制造业中,2024年Q3主流装备制造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中枢为5.1%,明显高于全部A股,这背后主要来自于自主可控与AI,设备更新与高端化改造,以及出口所驱动,订单视角看交运设备、工程机械以及部分专用设备的景气度持续或困境反转的概率相对较高。相较之下中游材料领域大多景气度边际下行,结构上看,纺织化学品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处于主动补库阶段,且毛利率同步改善,其中前者中期视角下新增产能风险也在不断下滑,产能周期同样改善。而新能源领域中,锂电池板块销售毛利率已然达到近些年来历史高位,盈利能力正在修复且现金流状况良好,资本开支投入与研发投入占比均处于历史中枢以下水平,已然释放了大量率先走出“内卷困境”的信号。而对于TMT板块而言,2024年Q3业绩表现整体依然占优,多数环节均处于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阶段,而从更能科技行业“内卷”情况的销售毛利率与创现能力的指标来看,两个指标均处于历史中枢以上且仍在改善的行业为光学元件、半导体设备等四个电子领域细分领域,然而对于半导体设备而言需要警惕市场线性外推预期过高风险。消费领域,2024年Q3消费板块整体业绩表现依然跑输社零,宏观视角,下沉消费市场的韧性在上市公司层面无论是商品消费或是服务消费领域依然未得到良好表达,结构上,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化妆品、饰品业绩表现不佳,而潮玩、宠物食品等新兴消费品业绩端迎来亮眼表现。往后看随着消费旺季到来、更大的促消费政策出台与观望情绪的逐渐收敛,大宗消费品如汽车、家电等的业绩改善似乎可以期待。   又一次“盈利底”似乎来临,短期关注宏观与产业周期的“变化”,中期重视利润分配格局重塑下的上游占优的再验证。当下投资者的预期由中长期的命题所主导,本次三季报的好差与否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事实上其中也同样蕴含着大量指引未来的线索,尽管大多均对未来的场景(尤其是需求侧)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假设,而这也是短期关注的重点。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带来实物消耗的加剧与利润分配格局的重塑依然更具确定性,而近一个月来市值占比与利润占比轧差的再度走阔,如果未来需求修复,其价格弹性的再度验证也将为产能价值的新一轮更为猛烈的重估打开空间。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美联储利率水平维持高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市公司业绩 产业链 盈利能力 资本开支 消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