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中国科技股难以实现长期投资收益的原因。作者指出,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与美国存在差异,中国主要依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而美国则以科技企业为主导。此外,中国真正优秀的科技企业往往不会上市,上市的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导致投资者只能依靠投机获利。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比例较低,以及集采导致医药企业利润下降,从而影响了医疗创新和科技投入。作者认为,在科技领域,中国的企业多以概念为主,估值偏高,而真正的科技企业则少之又少,因此投资中国科技股需要谨慎。最后,作者也提及了但斌选择投资英伟达的案例,说明在追求客户价值和民粹主义之间,资产管理者需要做出选择。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与美国存在差异:**中国上市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而美国上市公司则以科技企业为主导,2023年美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是中国上市公司的3倍左右。这种盈利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中国科技股的投资价值相对较低,因为科技企业盈利能力更强,更有可能实现长期增长。中国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利息收入,而科技企业则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获得持续的盈利增长。例如,银行的盈利模式相对稳定,但科技企业的盈利模式则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因此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中国真正优秀的科技企业往往不会上市:**像华为、大疆等优秀的科技企业通常不会选择上市,而上市的科技企业往往缺乏真正的实力,难以支撑长期投资。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需要满足一定的财务披露要求,并且需要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一些优秀的科技企业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可能会选择不公开上市,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融资,例如私募融资或债券融资。例如,华为和大疆都是中国科技领域的佼佼者,但它们都没有选择上市,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希望保持其自主性和灵活性。
💊**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比例较低,集采影响医药企业利润:**与美国相比,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较低,这导致了医药企业利润空间有限,从而影响了医疗创新和科技投入。中国政府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集采)有效控制了医保在医药上的支出,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医药企业的利润下降。医药企业利润下降,自然会减少在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这不利于中国医疗科技的长期发展。例如,一些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很高,如果医药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它们可能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
💡**中国科技股估值偏高,投资需谨慎:**与美国相比,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普遍较高,尤其是那些拥有少量业绩的科技企业,其估值更是离谱。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也存在一定的泡沫风险。在投资中国科技股时,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企业的实际价值和发展前景,避免盲目追高。例如,一些中国科技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其盈利能力可能并不强,如果估值过高,投资风险就会加大。
💰**资产管理者需要在客户价值和民粹主义之间做出选择:**但斌投资英伟达的案例说明,作为资产管理者,需要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和迎合民粹主义之间做出选择。英伟达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其发展前景良好,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其估值也较高。在投资决策中,资产管理者需要考虑客户的利益,而不是盲目迎合民粹主义情绪。例如,一些投资者可能希望投资一些本土科技企业,但如果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并不理想,资产管理者就应该劝阻客户进行投资。
来源:雪球App,作者: 慢慢变富的践行者,(https://xueqiu.com/9405564107/310889163)
为何中国的科技股很难让投资者长期赚钱
我们看一下中国上市公司与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结构区别吧。
2023年美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是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的3倍左右,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主要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而美国主要是科技企业为大头。
金融机构都是食利的,而科技企业赚钱是赚的消费者的钱,银行赚钱是赚的房贷者等的钱,性质还是不一样的 。
更关键的是中国真正的优秀科技企业是不会上市的,比如华为,大疆,上市的都是哪些没有太多真正实力的科技企业,所以,中国的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基本上就只能靠投机赚钱。
美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14%,而中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7%。当然我们不是说美国的医疗支出就科学,但是,我们的集采确实可以让医保在医药上的支出控制了不能高价,但是,这样在医疗的过程中依然是商业化的情形,就导致期间的腐败,从而,真的医药企业很难获得高利润,对医疗创新上的科技投入就明显的降低了。所以,前段时间,我好几个朋友问我,医疗与医药企业值得投资吗?我的回答,投机没有问题,投资真的不适合。
但斌投资
英伟达,人家英伟达最少是创新且高发展,也确确实实赚了不少钱,虽然眼下的英伟达估值已经不低,加上后期的成长性可能要理性看待,但是,虽然不低估,比起中国的所谓科技,都是玩概念,有点业绩的真科技企业估值更是离谱的爷爷,
中芯国际A股,
海光信息等。也理解了但斌总的无奈选择,作为资产管理者,在选择为客户创造价值,与所谓的民粹主义上,选择了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