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初学者 2024年10月23日
知乎热议:中国的博士申请考核制是否逐渐演变为近亲繁殖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中国博士申请考核制逐渐成为主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近亲繁殖”的争议。一些人认为,导师更倾向于招收与自己有“关系”的学生,例如本校学生或来自有“外交关系”的课题组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则缺乏了解。这种现象导致了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公,不利于学术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有观点指出,导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适应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更倾向于招收自己熟悉的学生。此外,国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近亲繁殖”现象,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总而言之,中国博士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确保学术公平性和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 **导师倾向于招收“关系户”**:导师更倾向于招收本校学生或来自有“外交关系”的课题组的学生,因为对他们的能力有更多了解,也更容易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这种现象导致了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公,不利于学术公平竞争。

🤔 **导师需要确保学生适应研究方向**:导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适应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更倾向于招收自己熟悉的学生,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 **国外高校也存在类似现象**:国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近亲繁殖”现象,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例如通过推荐信等方式来筛选学生。

🤔 **申请考核制需要完善**:中国博士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确保学术公平性和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 **考核指标需要更加全面**:现有的考核指标仅仅能反映学生在本硕期间的学术能力,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在更换研究方向后的学术水平。因此,需要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科研潜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024-10-23 11:01 浙江

中国的博士申请考核制是否逐渐演变为近亲繁殖制?

回复一

作者:慎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949492/answer/2479683947

如果你爹实权处级以上,

你会发现所有教授是如此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申请资料早点交,科研要抓紧,这是我博士的微信,以后他带你。

这篇论文你好好看看,马上要投了,你是一作。

投论文不中很正常的,投这个期刊吧,我是副主编。

早上怎么这么晚过来,不要熬夜,年轻人要注意身体。

实验室有一笔经费,实验设备够用吗,GPU要不要再买几块?

什么?想交换,我有个好多年的朋友,在卡内基梅隆,有没有兴趣?

什么?怕自己不能服众?每次组会我都夸你一顿,傻子都给你吹成牛顿。

别笑了,这是导师最喜欢的学生,日后传承衣钵那种。

等他毕业了,手底下招几个985干电池,假牛顿就变成真牛顿了。

师出名门,书香门第,养尊处优,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教授。

至于你,发不出论文,毕不了业,还不是你爹不够努力。

每天蓬头垢面,说话不自信,活在自己世界里,女朋友都找不到。

天才 = 天生有资源,醒醒吧,该搬砖了,你爹等你光耀门楣呢。

说个笑话,不要当真,有了项目和人脉,论文自然就有了。

什么天才,一群耗材


别当真,其实我就是个编故事的,评论区真是瞎起哄。

回复二

真实的近亲繁殖:

审稿人、编辑、基金都是熟人,大家相互做做样子

虚假的近亲繁殖:

劝自己的硕士生留下来读博

回复三

作者:摸鱼的王同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949492/answer/2503876917

国外其实也有近亲繁殖的,一般来说,少量VIP博士生拿来换取资源,少量有天赋的博士生用来保证传承。

大多数NPC博士生拿来当牛马罢了,牛马自然看力气大小说话。

只不过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无法给美国教授提供资源,只能去当牛马,美国教授选拔中国牛马自然看得是力气大小,所以中国牛马觉得美国教授很公平。

回复四

作者:精神科王主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949492/answer/1276304326

申请考核制,明面上都是考核硬性指标:论文,专利。但导师不傻,上述指标只能反应这名学生在本硕期间的学术能力,并不代表其来到自己名下,更换方向之后的学术水平,怕“水土不服”。更重要的是,能发论文专利也仅仅只能表示该学生可以保证毕业,而导师招收学生,也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做项目,一个学生做项目的能力,特别是横向,可不是申请考核制那简单的考核材料和几十分钟的面试就能了解的,这需要时间。所以导师要全方位了解该生的水平,那么该生在考核之前就应该与导师有着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对导师来说,申请考核生源主要包括:

1)本校优秀生源;本校自不必说,该学生都是经历过本校甚至本课题组的考核体制,导师对其能力的评价是最有把握的。

2)有“外交关系”的外校课题组生源,被对方推荐过来;这种生源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对方导师的评价和对方课题组学术水平来估摸,由于经常交流,认识,所以对该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也比较有把握,再加上会碍于对方推荐的面子,这种学生的竞争力其实不比本校生差。

3)无上述关系的其他生源;导师了解这种生源的能力也只有通过那简单的申请材料和几十分钟的面试了,这跟赌石有啥区别?

招收学生不是赌石,综上所述,除非特殊情况,导师都会招收自己足够了解的学生,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变成了这种制度的潜规则。

往期精彩回顾





请扫描下面的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

例如:”张小明-浙大-CV“。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博士申请 考核制 近亲繁殖 学术公平 人才选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