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0月17日
资本离场后,马记永、和府捞面等面食品牌现状如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过去几年国内新消费投资浪潮中,中式面食赛道涌现不少头部品牌。如今消费投资转冷,新品牌出现变慢。文中以部分获风投支持的品牌为例,探讨其现状,包括融资情况、门店数量、运营模式、价格调整及业务拓展等,同时也提到一些品牌面临的困境。

🥢中式面食赛道曾受资本青睐,12家中式面食公司/产品获风投,如张拉拉、陈香贵等,其中和府捞面融资最多,达17亿元以上,而醉面最少,为2100万元。这些企业融资多在2021、2022年,2023年后多数无新融资动向。

🏬获投面食品牌中,截至2024年10月7日,五爷拌面门店数量最多,为919家,和府捞面次之,为593家,其他品牌门店数量与之有差距。品牌门店数量及扩张速度取决于运营模式,加盟比自营开店更快,如和府捞面今年4月开放加盟。

💲消费降级下,部分高端餐饮品牌关店或降价。和府捞面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45元+降至2024下半年的33元+,并发力寻找新业务点,如进入零售业务、推出副品牌等,还计划在香港IPO上市并出海。

😔一些品牌陷入困境,如劲面堂成失信执行人,多个关联公司注销,其天猫旗舰店运营方变更。博士卖拉面的牛大坊牛肉面公司已注销,前浪品牌在竞争中倒下。

过去三四年的国内新消费投资浪潮中,很多的细分消费品类赛道涌现了一批头部品牌,其中绝大多数都在资本的“射程”内。

当下消费投资由热变冷,新品牌的出现速度变慢了,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和回顾之前融资的那些品牌们现在活得如何呢?是洞察市场变化发展更猛还是偃旗息鼓了?

以中式面食赛道为例,今年来看看这些曾获资本支持的品牌公司们的现状。

被资本选中的中式面食品牌,谁门店数量最多

据IT桔子数据,共有12家中式面食公司/产品曾经获得风投的支持,包括比较火的三家牛肉面网红品牌张拉拉、陈香贵、马记永,以及遇见小面、和府捞面等。

除了拉面说、劲面堂两家是做预制的零售商品外,其余10家品牌都以在线下开餐饮门店为主。

其中,有7个面食品牌融资达到了1亿元以上。

从融资总额来看,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和府捞面是该赛道融资最多的企业,经历了从A轮到E轮共计7轮融资,总融资超过了17亿元。

而融资额最少的醉面,公开融资总额是2100万元。

这些企业的融资普遍停留在了新消费投资最火的2021、2022这两年,它们背后的投资方不乏腾讯这样的产业资本和头部明星机构如高瓴创投、源码资本等。

然而2023年后他们都没有披露新的融资动向,资本也对新消费赛道保持静默,一些品牌从激进的策略走向战略收缩。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获投面食品牌中,截至2024年10月7日,开店数量最多的品牌是五爷拌面,共有919家门店;排在第二的是和府捞面,有593家门店。其他品牌的门店数量较前两者有明显差距。

遇见小面、马记永、陈香贵、醉面的门店数量分别为325家、294家、265家和255家;张拉拉和小满手工粉的门店数量是142家、129家,还在一百家出头,海鲜见面的门店数量最少,仅有8家。

作为被资本选中的选手,他们有成为头部品牌的潜力之一离不开其品牌营销力量,比如和府捞面主打“书房里的养生面”,定位、用餐环境独特;遇见小面强调重庆小面的地方特色,口味独特。

不过,除了资金层面,品牌门店的数量、扩张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模式——加盟还是自营,加盟总是比自营更快能开店。譬如,而此前一向坚持自营的和府捞面在今年4月初,也正式开放了加盟策略。

消费降级之下,头部品牌和府捞面也在降价

在消费降低的今天,一些高端餐饮品牌不断关店,包括鼎泰丰北京于近期关闭了北京等十几家门店,更多的餐饮品牌也在卷——卷降价,卷新业务点。

从上图中最新的人均消费数据可以看到,一些网红拉面品牌的客单价达到了30元/人以上,整体属于偏高的。

印象中“挺贵”的和府捞面,现在并不是最高的。

要知道,在2021年,和府捞面的人均价是45元+,到了2024下半年这个数据是33元+,整体降低了27%。 体现在具体菜品上——和府捞面原本一碗草本番茄肥牛面的售价是36元,降价后售价28元,叠加会员价可以做到24.6元一份。

据悉,除了降价,和府捞面还在发力寻找新的业务点,包括进入零售业务,做预制的速食面,以及尝试推出不少新的品类,比如“和府拌饭大师”、“财神小排档”、“Pick me 咖啡&热食”便利店、“阿兰家牛肉拉面”等副品牌,不止做面食这一品类。

出海也是新的方向点。不过,与其他餐饮品牌将东南亚、欧美作为出海阵地不同,和府捞面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了在中国香港,主要是配合其准备在香港IPO上市的计划。

报道称,今年初,和府捞面将在铜锣湾开出首家香港门店。

面食赛道的头部品牌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自救转型,但中部、尾部的品牌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已有几个曾经风光的品牌正在陷入泥潭中,或者已经关闭。 

博士卖拉面,公司已经注销,劲面堂成失信执行人

劲面堂和拉面说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速食面食品牌。尤其劲面堂的总融资超1亿元,曾经在2021年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还获得了小红书的投资,属于风投市场的香饽饽。

然而,过去一两年,劲面堂几乎没有声音。在搜索引擎栏输入劲面堂,“劲面堂倒闭了”甚至成为了一个默认的搜索热词。

IT桔子发现,从2023年6月到2024年中,劲面堂的品牌方广州未来软饭硬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多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有多个未执行的终本案件,包括拖欠房租款,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案件总金额92万元。其公司法人/创始人也被限制了高消费。

此外,劲面堂投资的3家公司也已经注销,包括——劲面山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西安大喜悟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劲面堂食品有限公司。

图源:企查查

IT桔子还发现,劲面堂天猫旗舰店的运营方也在2023年11月底变更了主体,从品牌方变为了杭州简居岛科技有限公司,大概率是一家第三方的小电商代运营公司。

图源:天猫

看来,劲面堂在供应链、线下餐饮环节已经遭遇了重大的困境,或断臂求生。

2020年11月,深圳牛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销,2021年5月,北京牛大美食文化有限公司注销,这两家公司的背后创始人都是一名兰州大学的计算机博士邓毓博。

2014年,邓毓博在北京创业,注册了品牌“牛大坊牛肉面”,跨界食品业,牛大坊主打原汤型便携兰州牛肉面,通过电商的方式售卖产品。

2016年,邓毓博开始在深圳忙于第一家实体兰州牛肉面餐厅的开业准备工作,并获得了一位兰州投资人300万元的天使投资。

“兰州牛肉面有千亿级市场规模,以前从来没有人尝试改变现状,改行对于我来说,一开始想得太简单了,其复杂程度以及风险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但是我们并不后悔”,邓毓博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上一波兰州牛肉面赛道的融资热中,新网红品牌出现,而作为前浪的牛大坊终究是没有赶上,在疫情期间就倒下了。

中式面食赛道已经没有新故事了,资本离场,人走茶凉。回归生意,思考如何活下去是留给他们的命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式面食 资本投资 门店数量 消费降级 品牌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