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套利的艺术》,一堂课掌握商品套利的策略
本期内容
华尔街见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戴苏娟,欢迎来到大师课《套利的艺术》。
想要把握市场动向,识别核心矛盾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找到核心矛盾,我们才能大致预测市场行情的上涨高度、幅度。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每轮商品价格上涨背后的主要推手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下图列举了很多因素,但并非全部。早些年人们开玩笑说,特朗普发一条推特都可能对商品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既然有这么多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先将它们分类,进行定性分析。我们可以设定五个“篮子”,然后将这些因素分别归入相应的篮子。最终,影响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不会超出这五个类别。
那么,这五个“篮子”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是产业驱动。例如我们通常关注的高炉开工率、钢材产量、钢厂利润、现货成交、地区价差以及库存水平等,都可以归入产业驱动这一类别。产业驱动最终影响的是钢材市场的供需关系,这在价格上体现为钢厂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第二个篮子是成本驱动,它涵盖了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因素,如影响铁矿石和焦炭供需的因素。无论是海外矿难、高炉入炉品味、废钢比、全球钢产量、焦煤价格还是冬季安全检查等,都归入成本驱动。
成本驱动在价格上的反映是价格中枢的上升或下降。我们会发现,产业驱动和成本驱动相结合,实际上构成了我们的现货价格。现货价格等于成本加上钢厂生产利润,其中成本受成本驱动影响,钢厂生产利润受产业驱动影响。
第三是宏观驱动,这时我们会关注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国债走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关注这些的原因在于:即使原料和成材的供需关系相同,如果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增加,相应的价格也会上升——这就是“水涨船高”的原理,反之亦然。
第四个篮子是金融驱动。例如,2024年上半年海外铜价大幅上涨,有色金属市场表现良好,海外股市情绪积极,或者原油价格较高,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国内商品产生情绪上或资金逻辑上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博弈、美国债务风险、巴以冲突、欧债危机、沙特减产等因素也都归入此类。
最后是基差驱动。基差实际上是产业和宏观博弈的结果,是现实与预期博弈的结果。但近两年来,基差波动趋势收窄,因此基差驱动在五个驱动因素中通常是一个负面影响。再加上近两年基差进一步收窄,所以它的影响相对较小。
具体到指标上,我们可以关注宏观方面的银行间拆借利率、M2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10年期国债利率等;在金融方面,可以关注伦敦铜价、美国原油价格、美国股市以及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
第三和第四个因素是我们近期讨论的库存周期组合。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库存周期与经济学中的传统库存周期不同。第五个因素是基差,即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
接下来,我们如何确定这波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用五个“篮子”将它们分类。但这还不够,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数据的解读可能不同。例如,国家公布了宏观经济数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数据好,有的认为不如预期。
因此,我们需要在定性分析后进行定量计算,并将每个驱动因素的影响量化到-1到1的范围内。这样一来,宏观、金融、产业等因素的影响就一目了然,相当于大家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关于课程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