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4-10-02 06:56 上海
希望大家都识别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功,持续训练自己。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无论对于公司还是个人,长期有耐心地训练基本功是「赢」的关键。
球星科比在其自传《曼巴精神》中说道:
如果你想成为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就必须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当其他所有人都在谈论那些花哨的训练项目,我却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确保双腿和肺部能保持巅峰状态。
大道至简,世界上所有一流的公司都是极其相似的,就是自上而下笃信和践行最基本的理念。包含价值观、方法论、协同方式、基本功。所以说一流的公司「没有秘密」,更「没有秘籍」。但大多数公司都试图去寻找秘密和秘籍。其实人也是一样,大道至简 —— 但就是很少有人相信。王阳明所做的,不是特别神奇的事情,只是走向成功的朴素之事。
我所佩服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基本功的爱好者。比如美团非常强调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包含如何开会、如何写会议纪要、如何讨论问题、如何呈现观点等等。美团甚至流传着「四大名著」的说法,分别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学会提问》、《金字塔原理》,以及《用图表说话》。除了最后一本,前三本我都有。
每本书看起来都极为简单,甚至读过这些书并不能成为我们的谈资,但读懂这些书、用好这些书,却非常难。一旦能做到,公司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个人也是如此。
第一本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讲的是一个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包含三方面:
第一,你能不能成为成功的个体,做到「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第二,你能否实现公共领域的成功,具有「双赢思维」、做到「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第三是看你能不能不断地成长,持续进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用来诊断自己的不足,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比如最近我反思,自己在知彼解己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自己以为想清楚的事情,其他人却不理解。如果这时候比较着急,往往还会抱怨他人不理解。
其实反思一下:自己连最基本的想法都没有写下来,总以为内心想清楚就够了,其实单单把自己内心想法写下来这件事,就足够难。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先后接受过三次正式培训。每一次我都不以为然,觉得都是些极为简单的道理,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后来发现能做到真的不简单。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牛人、越来越多的伟大公司,都非常强调这七个习惯。而且如果自己每个月、每个季度去做复盘的话,会发现想要做到这七个习惯非常困难。别说七个习惯,只要把「主动积极」一个习惯做到极致,就非常厉害。
我们公司最近发现两个在艰难环境下成长很快的同事,究其原因,都是把「主动积极」做到了极致。而我自己虽然花了十几年才真正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但是自从在Motorola第一次接受培训之后,便把「以终为始」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每次碰到人生重大抉择,比如做感情、职业的选择时,就会以这条原则为依据展开分析,最终做出判断。我在《人生护城河》一书中也特别提到了「以终为始」原则对我个人的意义。
第二本是《金字塔原理》,这其实讲的是我们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组织逻辑和论据。关于这本书,今天仅举一个例子。几年前还在百度工作时,有一次看到公司通告,年轻的「李叫兽」加入公司,任职VP,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高管。我在搜索有关他的信息时发现一个重要信息:他是因为一两篇爆款文章被大家关注到的,而评论者认为,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是把《金字塔原理》用到极致。
第三本是《用图表说话》,讲的是用图形化表达信息的方法。别小看这件事,如果让大家把一些关键信息(比如企业战略或者个人人生战略),用图表表达出来,你未必能轻松自如地做到。但如果其他人正好有这样的能力,那么这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一定会顺利很多,机会也会更多。
最后一本是《学会提问》,讲的是批判性思维。我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些现象,对这些现象如何抽丝剥茧、发现本质,有效提问是正道。各种会议是我们发现人才的场所,当一个年轻人能持续提出好问题,大家会对他刮目相看。从这个角度看,《学会提问》也是职场成长的宝典之一。
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经说过:「只要你应用正确的方法,即使是一个智商普通的人,也会表现得像一个天才一样。」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鸡血,但它的确成立。我观察身边那些重视基本功、用基本方法不断训练自己的人,都可以做到快速成长。王慧文强调:如果这几本书谁认真阅读过,可能有机会在中国99%的公司做到高管。我工作时间的越长,越认可这句话。
认真阅读几本有关基本功的书籍,并学以致用,是非常关键的成长路径。别的不说,就拿「践行」而言,就可以过滤到绝大多数人,因为大家习惯只是看看,并不会真正运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对此我体会深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带动团队实践,最终实现带动公司一起练基本功的目的。
我在职场上最佩服的那些牛人,都在反复训练自己的基本功。当年跟着陆奇做阿波罗项目时,有一段时间每天早晨8点钟准时在公司开「日站会」,每天只有15分钟的时间,但这15分钟是一天中最难的15分钟。哪怕自己在问题列表中只占一行,也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陆奇在开会的时候,不断地分享他认可的理念和方法论,比如推荐我们去看「洛克菲勒习惯」,其中日站会是洛克菲勒家族所信奉的十个习惯之一,高效地组织、主持、参与日站会,都不容易。又比如李想把OKR训练得炉火纯青,他经常在大家陷入困局时抛出一个OKR,清晰地抽象了战局,指出最关键的目标和支撑要素。
而我们在工作中看到太多的人,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方面不过关,之前的工作掩盖了一些问题。他只是不知不觉中依靠了系统的能力,其实个人并没有完善的体系能力,基本功不扎实,学习能力也不够。这些人,只要离开原来的环境,换另一件事,就会露馅。
别的不说,就拿「目标」而言,如何能制定出一个好目标非常困难。比如你想运动,你能定出一个好目标吗?这个目标是否足够清晰,是否可以完成,是否对自己真正有价值,是否可以量化?达到以上标准,很难。如果未经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大而模糊的目标,而不是清晰具体的目标。定好目标,几乎是一切胜利的基础,今天先不展开。
随着这几年的历练,我现在非常注重训练自己的基本功,也希望把这些习惯带给更多朋友,小到如何写日报、周报、OKR,大到如何制定自己组织或者人生的战略。一开始,很多有经验的朋友并不重视基本功,我会花很多时间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并带着大家一起做,并将基本功掌握列为新员工转正考核的必选项。
这件事看起来挺反人性,但长期坚持训练基本功,对个人、团队以及公司都非常有好处。希望大家都识别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功,持续训练自己。坚持几年,必有所得。
相关文章:基于确定性去做职业选择
上一篇: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别无选择?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慢慢变好的人生——终身成长精华合集」。
这个合集收录了我过去几年的全总结,包含如何从焦虑中走出、如何用写作创造价值(语音:如何通过记录生活,获得自由?),也包含三篇有关人生战略的总结(语音:30多岁的人生攻略,重构40岁的人生战略,人生战略:动机、战略以及OKR),有如何通过OKR来管理自己的人生目标(语音:OKR与人生目标管理),也有如何通过提升认知来改变人生(语音:认知就是一切)等等。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加入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如是说…)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