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2024年10月02日
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别无选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人们常以无奈之语面对生活,陷入忙碌而放弃诸多重要之事。但作者指出我们并非别无选择,通过一系列问题揭示了诸多可改变的方面,如调整作息、合理安排工作等,并以自身及他人事例说明改变带来的积极影响,强调只要恢复知觉并行动,生活就会改变。

🎈我们常以无奈之语面对生活,如工作忙就牺牲休息时间,拿长期价值换短期利益,却未思考其合理性。作者反思后对‘别无选择’产生怀疑,认为我们有很多选择,如审视忙碌的价值、对一些事情说No等。

💪作者通过自身事例说明改变的积极效果,如提前入睡后自然醒,进行运动、写作等,还提到犹太人虽忙但坚持学习。同时指出忙碌的管理者若不反思学习,状态难以持续。

🌟作者认为关键在于调节身心状态,每个问题都可改变且能从今天开始。成年人永远有选择,恢复知觉并行动,生活就会改变,其感悟会记录在知识星球上。

原创 辉哥奇谭 2024-10-01 07:05 上海

只要我们今天恢复知觉,今天开始行动,今天就会发生改变。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我们时常说一句话安慰自己:「没办法,生活就是这样。」话语间充满无奈和遗憾,仿佛生活是个漩涡,我们身处其中,只能随波逐流,别无选择。

比如工作很忙,我们就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我们只能拿长期的价值去换短期的利益。但道理上怎么都讲不通的事情,为什么变成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这是值得深深反思的事情。

我经常会在某个阶段陷入很忙的状态,比如2021年4月,我很忙,整个4月只休息了一天半,大部分周末都在忙于出差上课。又比如2022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忙到从未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每天都是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各种事情,忙到了逐渐放下了每天10-15分钟的运动。

忙碌的同时,我逐渐在放弃很多东西,比如运动、休息、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而且把这种放弃看作理所当然。但是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怀疑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如果我们不及时反思,后续只要工作一忙,我们还会自然使用同样的策略:逐一放弃我们生活中那些关键的、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在最近反思的过程中,我对于「别无选择」这四个字产生怀疑,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其他选择,我们有很多选择:

比如每天很忙,是否真正忙得有价值?
所有的会议都需要我去开吗?
所有的决策都需要我去做吗?
是不是能对很多事情说No?
是不是能放手让同事去承担责任?
是不是能加快年轻同事培养锻炼的节奏?
是不是能在晚上会议后立刻收拾、快点回家,而不是在办公室继续磨蹭?
是不是能减少每天无效信息的输入,尤其是在睡前一小时刷手机?
是否能提前半小时睡觉?
是否能提前半小时起床?
是否能利用提前起床获得半小时进行有氧运动?
是不是运动之后写作效率更高?
是不是运动之后一天工作的效率更高?
是不是能在看似繁忙的工作中抓住真正关键、高价值的事情去投入更多时间?

这个问题清单可以持续延展,每个问题看起来都稀松平常,但每个问题我们其实都有其他选择,而不是没有选择。所有选择加起来,生活就会彻底改观。

举几个例子,我之前有段时间晚上12-12点半之间入睡,有天晚上尝试在11点过后入睡,结果第二天早晨5:30自然醒。出门超慢跑30分钟,跑了三公里。洗漱完毕之后还写了两篇文章。吃早饭的时间比平时还提前至少20分钟,这样我能更早去办公室,更早地规划一天要事。又比如最近某天因为感冒的缘故,晚上10点多就睡觉了,结果第二天睡到6点多自然醒,不仅感冒恢复了好多,而且有时间把最近一直想看的一本书翻了一遍,一些困扰自己的关键问题迎刃而解。

很多管理者非常忙碌,忙到没有时间反思和学习,这样的状态其实是难以持续的。最近在知识星球分享了一页书籍截图,作者感叹:「在纽约求生存的犹太人,白天不管工作多忙,晚上还坚持去听讲座。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其实忙与累是很难逃脱的,只要我们在自己看得上的行业和公司工作。如果公司不是特别「变态」,关键改变的机会还是看我们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反思一下,上面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可以改变,而且今天就可以改变。所以看起来,改变自己的红利巨大,令人欣慰。

其实成年人永远有选择,生活本身不是漩涡,对生活失去知觉的能力,逐渐麻木,才让生活变成漩涡。只要我们今天恢复知觉,今天开始行动,今天就会发生改变。

P.S. 我的所有知觉、感悟、改变都会如实记录在知识星球上,欢迎辉友们围观,并一起恢复知觉,一天天记录,一天天改变。

相关文章:基于确定性去做职业选择

上一篇:每一天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今天分享的语音是「工作生活如何兼得?」希望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启发。

其中重点解释以下几点:

Why —— 我是谁?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主要是什么?
How —— 我具体怎样做?包含体验、输入、思考、输出四个环节。
What —— 我在做什么?包含长期方面我在个人独处、家庭、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也包含短期项目上的实践,比如对于房屋装修的学习探索。

分析到最后我发现,工作生活平衡可能是伪命题,但的确有办法让每一天更有意义。

我们无法完全区分工作和生活。但是只要围绕自己生命的意义,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不再困扰你,因为一切都是围绕个人生命意义的实现。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生活改变 反思选择 身心调节 知识星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