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证监会官网周四刊登新闻稿并称,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要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完善权益投资监管制度,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同时,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另据中国证券报引述指导意见提出,允许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依法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指导意见并指出,要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要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塑造健康的市场生态。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良性互动。此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指导意见强调。该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全面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提升,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证监会主席吴清周二在国新办新闻会上预告了本次指导意见的发布。他并表示,证监会重点抓好“三个突出”,包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树立回报投资者的鲜明导向。中国股市在75周年国庆节前夕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弹,持续不断的政策“强心针”催生了罕见的“红周四”。继央行周二送出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的“大礼包”后,周四中央政治局罕见在9月底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来源: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