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知行合一2008,(https://xueqiu.com/2113193159/305846726)
$上证指数(SH000001)$ $贵州茅台(SH600519)$ $天风证券(SH601162)$
江南愤青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主业是做建筑工程的,2006年才东拼西凑买了套房子,花了三百多万,一年后这套房子涨到了 800 多万。
一年不到的时间,让他春心萌动,于是就是利用他的建筑工程公司的平台,房子抵押贷了600多万。这个钱到手后,他又去买了套房子,花了 700多万,评估 1200万,抵押贷了800 多万,又去买房子。大概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他买了四套房子,都是利用他的建筑公司的平台贷的款。
到了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他的资产就过亿了,然后有一次吃饭跟我说早知道赚钱这么容易,他做什么建筑啊,做了二十多年建筑,一身病根不算,而且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他就利用建筑企业的平台,不到三年,就赚了五六千万。
…………………………
现在向股市定向放水的政策,和上面房地产的故事异曲同工。公司或者国家队买了股票后,直接拿股票或者ETF去抵押再贷款,继续买股票或者ETF,继续循环,不断加杠杆。
举个例子,公司手上有10亿元股票,可以银行贷款9亿元作抵押,然后买了9亿元股票,这9亿元股票哪怕不涨,也可以再次抵押得到8.1亿元贷款……
几轮循环下来,这就是超级杠杆。
如果股票再继续涨呢?可以贷款更多。
当年房地产政策也是如此,买了房子后,房子升值,然后再抵押,拿到钱后再去买房……
连续几轮,轻轻松松资产上大台阶。
同样的套路,用到股市上而已。
最核心、最关键的“权责对等”没有出现,没有改变股市割韭菜的本质。现在流入股市的,依旧是投机资金,是热钱,看重的就是这个趋势。
对于长线资金来说,看重的是基本面,是业绩是否可持续,是分红是否可持续。
当然,这些长线资金其实一直在买的,比如白色家电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一直在走趋势.对于大资金来说,他们的节奏很慢,周期很长,2019年张磊通过高瓴资本,以417亿的作价吃下了格力集团手中格力电器15%的股权,成为了格力第一大股东。后面股价跌了一半,被很多人嘲笑,现在也回本在望了。当然,对于长线投资来说,也不可能每次都成功,张磊投资的隆基绿能就很失败。
另外一个核心的就是贵州茅台,我之前反复说过几次,大资金在买,是基于分红。
现在向股市定向放水,非常利好有基本面的大块头,因为更容易从银行抵押贷款,然后不断循环。
这和2014-2015年那轮超级杠杆牛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