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福爸,(https://xueqiu.com/7636370672/305750816)

早上看雪球公众号转发了一篇文章,雪球链接是网页链接《多数人不赚钱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逆向投资思维》。前半部分基本认同,直到看作者谈及奶粉股,一看作者,喔,原来是.....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逆向思维,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即一定需要逆向思维,但要想成功,还需要其他附加条件。
比如关键一条,要掌握经济要素规律,如人口、人力&土地&环保成本、城市化进程、产业国际转移的变化规律,企业5-10年一次的牛熊周期,在他们面前往往只是一朵浪花。比如你在90年代末日本房价腰斩时逆势抄底,持有10年下来能保本吗?不要觉得很遥远,年初我跟好几位有房的邻居聊,说人口形势很严峻,尤其是新生儿,因为有房有户还对口学校,上学报名才能顺位第一。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孩子上小学前的4~6岁,才是买房高峰(结婚可以先租房),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即使23年新生儿见底了,很可能要到27年房价才可能见底(当下租售比在存款利率面前一样毫无性价比可言)。结果大家都说,(北京市区)房价已经跌这么多了,还能跌哪儿去?事实上,我当时住的小区,就3月份到目前又跌了15%,成交价。
飞鹤所在的婴儿奶粉行业,是否触及谷底,一看我们的人口结构,如适婚人口基数、性别比未来十年的变化。二看年轻人不结婚生娃背后的痛苦逻辑,如高房价、教育内卷、高彩礼,未来是否能大幅改善?
先看人口结构。
注意,这幅图是根据七普的各年龄段现存人口数据统计的,不是七普新生儿出生率统计的,两张表在90初~00初这段时间误差10~25%,你信哪张表?想想当时什么政策最严。如果按照上图,适婚人口到2004年底才回升。
性别比在2005年以后才略微改善,大幅改善到2015年前后了。由于现在平均结婚年龄都到30岁了,结合适婚人口拐点,至少也在2035年以后,适婚女性才能增加,结婚数才能增加。
再来看痛苦逻辑。房价虽然已经回落了不少,但是否合理主要还是落到租售比上。我看一些房产中介说,大城市租售比已经到2%了,有望反弹,我觉得这么比是不对的。北京也好、广州也好,很多2%租售比的小区,往往是房龄30年左右的小区,这样的租售比,是以本金未来价值接近清零为前提的(谁还会买30年后60年房龄的房子啊),而你存款虽然利息不高,但本金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所以要比,就比次新房租售比,就我的观察,很多新小区的租售比仍高达80以上、甚至接近100。我觉得,房价要稳定,新小区租售比比1年期存款利息(目前股份行基本在1.8%左右),至少高2个点才能算合理,毕竟这是有高风险、流动性又很差的资产,即3.8%左右、约等于26年房租。我觉得这个价格,即使不考虑投资性价比,从常理来思考也是合理的,毕竟再新的小区,30年以后小区配套和房型设计,也会过时的。比如前一阵听广播里某房产专家说,北京很多新小区已经不是卷有没有人工湖,而是湖多大、能不能划船了。当然,这个30年左右,还是北上广深这些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如果是三四线这些人口流出的,数字应该还应该再低不少,比如20年以下。
至于教育内卷,这个可能要有孩子,而且接近或正上初中的父母,才能深有体会。我小舅子家的的小侄子,才上小学5年级,就在上C++编程课了,因为要靠这个特长进市里重点初中。我小舅子媳妇几次因为报班、考证的问题咨询我,因为我以前可是十几年经验的C++老程序员,但我是上大学才学的啊。就这她还说,别人一说都报四五个班,她报一个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天。都说北京升学压力小,可我家孩子说,他们六年级时新知识点少很多了,主要是复习,班里同学基本都在学初中课程,人人都有压力。湾区这边似乎还有更卷,我看一些升学公众号里,各种缩写,XSC、FBC、ZDB、还有学校代号,让人目不暇接,乍一看,还以为地下党交接情报呢。有主业是搞教培的球友告诉我,双减之后挣得反而多了,因为一对一更贵。所以,上有(双减)政策、下有对策,这个现象,不是靠行政压力强行能扭转过来的,因为你校内减再多,高考录取率,尤其是好大学的录取率在那摆的,谁也不傻。现在有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未成年人有1/4有抑郁症的,因为抑郁症往往是人压力过载的结果。我之前看到一个评论,说班里好几个同学,用美工刀把胳膊划得一道道的,让人触目惊心啊!我觉得,教育内卷要缓解,至少要前面这波新生儿顶点的人,参加高考以后,即2017+18=2035年以后。只有参加高考的人少了,上好大学更容易了,才能缓解家长们的升学压力,让教育内卷回归自然。至少高彩礼,同样是性别比失衡的产物,上文已经说过性别比,就不用强调了吧。
所以你说,无论是人口基数、性别比,还是新三座大山,有哪个能迅速缓解的。
所以,只有明白了这些经济要素和常识,在逆向思维的加持下,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否则就像我2010年逆向买青岛啤酒和张裕(别人都追白酒)、2011年买苏宁电器(报纸上都说未来电商要取代实体),一样没有好结果。
另外,开放的心态,对投资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人就会犯错。我在雪球质疑了飞鹤和卫龙几次,就被上面这篇文章的作者拉黑,他的雪球也设置为,只有关注自己三天的人才能回复。
一个人,如果只能看到自己铁粉的观点,很快就会在与粉丝的互相迎合中,陷入自视甚高、心理否认(投资风险)、喜爱/热爱倾向(对自己标的股只看到优点、忽略甚至扭曲缺点)等心理误区,亏损也就顺理成章了。人只有保持开放心态,多听听对立方观点,判断是否有客观性、合理性后,再做出取舍,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这样才不会陷入认知茧房,这又是投资成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了。
我在雪球开通专栏5年多,至今没有拉黑一人,除了那些泄漏我和家人隐私的,没有删除过一个回复,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我的帖子下进行回复。
其实投资还是挺难的,强大的内心、丰富的常识,开放的心态,足够的耐心,可能还要一点点国运、悟性,感觉都是必不可少的,又岂是一句人弃我取就可以成功的。
顺便说一句,一个人如果不怕鬼,他走夜路是不会反复大声说:世界上没鬼啊!只有心里怕得要死、又想强壮镇定的人,才会这样自己给自己打气,俗称心理按摩。如果真相信自己持有的是伟大公司,又何必天天写文章强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