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6日
价值跃出“水面”,华润饮料通过港交所聆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润饮料有望持续巩固优势实现增长,其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业绩良好,上市面临诸多机遇。

🎁华润饮料是我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及最大饮用纯净水企业,近三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9.2%,今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6%,包装水业务稳中有进,饮料业务增速强劲,发展空间巨大。其通过提高自产率、降本增效、产品创新等经营策略实现高质量增长。

🚀行业竞争加剧,但华润饮料竞争优势显著。在包装水业务中,其拥有核心占位,受益于行业马太效应;在饮料业务上,中国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华润饮料饮料业务高速增长,正通过产品创新等满足市场需求,想象空间大。

✨华润饮料上市面临良好市场机遇。在美联储降息等背景下,港股迎来上涨期,消费股受青睐,且港股新股市场回暖,后续其上市颇具看点。

长远来看,随着自产率的不断提高、水饮业务持续释放的协同效应、以及各类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断深化,华润饮料有望持续巩固自身竞争优势,保持稳健高质量增长。 近日,港交所网站挂出华润饮料PHIP版招股书,这意味着华润饮料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伴随PHIP版招股书的披露,华润饮料也更新了业绩动态,上半年财务数据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自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来,华润饮料的每一步上市动向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目光,特别是在今年饮用纯净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加码角力的背景下,市场对华润饮料的价值和未来增长潜力的讨论愈发热烈。那么,站在当下时刻,该如何看待其上市面临的机会?1、半年报“奇袭”,持续突围背后的逻辑华润饮料是我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以及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从其近三年营收来看,分别为113.4亿元、126.2亿元和13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2%。其中,包装饮用水占据经营核心位置,在2023年贡献了124.5亿元,营收占比达92.1%。(来源:光大证券研报)除了包装饮用水产品外,华润饮料还将产品组合拓展至茶饮料、果汁类饮料等国内即饮软饮市场的核心品类。截至目前,华润饮料拥有“怡宝”“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和“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共59个SKU。从今年上半年经营表现来看,核心基本盘包装水业务稳中有进,饮料业务增速强劲,发展空间巨大。具体来看,上半年,华润饮料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6%至76.2亿元。其中,包装水产品收入增长2.7%至68.3亿元,饮料产品收入增长40.2%至7.9亿元。对比行业竞品企业呈现的下滑趋势,华润饮料的包装水业务在行业中表现可谓独树一帜。(来源:各公司公告)在整体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得到提振,由去年上半年的46.0%提升3.3个百分点至今年上半年的49.3%。不难看到,华润饮料在行业整体表现承压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无论是在业务结构以及利润表现方面,都取得了较高质量的增长。究其原因来看,核心则得益于如下几个关键的经营策略。首先,其通过提高自产率,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并提升了产品的毛利率。技术创新如注吹灌一体化则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与代工厂的谈判也降低了代工成本,保持了价格优势。其次,华润饮料围绕降本增效和产品创新的一系列举措,也是支撑其业绩稳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改进包装设计和材料,不仅减少了材料使用,还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华润饮料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加强全国销售网络的建设,确保产品能够迅速触达消费者。华润饮料的数字化转型也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为市场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经营策略的综合运用,不仅支撑了华润饮料业绩的稳步增长,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远来看,随着自产率的不断提高、水饮业务持续释放的协同效应、以及各类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断深化,华润饮料有望持续巩固自身竞争优势,保持稳健高质量增长。2、“长坡厚雪”赛道,稳固基本盘,打开新成长空间不可否认,行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但华润饮料的竞争优势仍然显著。一方面,从包装水业务来看,华润饮料在行业中拥有核心占位,将持续受益行业马太效应。目前,在国内包装饮用水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当高,已经形成了由农夫山泉、怡宝和百岁山 三大主要品牌主导的竞争格局,其共同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在这一“三足鼎立”的寡头竞争格局下,这也意味着,新的竞争者将面临着相当高的进入壁垒,作为市场领导者之一的华润饮料凭借其深厚的护城河优势,将牢牢占据行业核心价值链。另一方面,从饮料业务来看,华润饮料的成长空间仍然可观,这也将是其开辟另一增长极的重要看点所在。从饮料行业层面来看,中国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也达到了12,478亿元。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数据同时显示,2023年中国饮料行业的饮料总产量达到1.75亿吨,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饮料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此外,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中国大陆市场在人均软饮料消费量上存在显著差距。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人均软饮料销量是60.5升/人,同期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软饮料销量分别达到296.15、189.79、179.67、110.1、101.24升/人。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大陆软饮料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睿国际)此外,结合行业相关竞品企业在这一块的业务的高增长态势来看,也进一步验证了行业持续扩张的机遇,显示出这一赛道“长坡厚雪”的特征。就华润饮料而言,目前其在饮料业务上也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财报显示,2021-2023年,华润饮料饮料产品的收入和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均超过40%。面对国内饮料市场持续扩大的规模和消费者对健康饮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华润饮料也正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凭借其主品牌的高知名度带动、并配合遍布全国广泛的渠道网络,以及零售终端的水饮协同,其饮料业务的想象空间不言而喻。3、结语站在当下来看,华润饮料上市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一方面,从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一系列重磅政策出台的这一大背景来看,港股正迎来新一轮的上涨期.特别是在经济复苏背景下,消费股的机会也将更为明朗,受到机构及市场投资人的青睐。在此市场机遇下,华润饮料作为消费类的明星标的,相信将得到市场资金的看好与关注。另一方面,从港股新股市场来看,回暖趋势也正持续显现。此前美的作为今年全球第二大新股在港股上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上市截至目前更是连续六个交易日收红。这一巨无霸的优异表现,也极大的带动了新股市场情绪。在这一市场节奏下,后续华润饮料的上市相信也将颇具看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润饮料 港交所聆讯 竞争优势 市场机遇 消费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