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C4Cire,(https://xueqiu.com/4373567778/305742301)
贷款回购再注销,本质上是借钱缩减分母(股数),即:减少分钱的人。但无益于分子端(现金流)的改善。
其次,贷款的钱,迟早是要还的,但用什么还?
还是得回到公司的现金流——你总不能卖股票还吧?
因此,贷款回购可以理解为:以增加企业负债率、减少未来现金流为代价,缩减公司股数。
这一政策对什么样的企业有利?对什么样的公司不利?
如果是当前现金充沛、回馈意识强烈的公司,不需要这样的政策,他自己就可以回购;
如果是当前现金紧张、回馈意识薄弱的公司,要这样的政策,似乎未必就是好事。
如果你是一个生意人,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你愿意通过增加负债率、缩减现金流的方式,来缩减股东数量吗?这样对你的长期利益来说,是否好事?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评论中有许多批评,试着回应一二。
1)哪个企业不贷款?
是的,绝大多数企业都贷款,但企业理性贷款的理由只有一个:未来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譬如扩大生产,譬如增加品类,譬如优化债务结构,等等。
如果一个企业贷款的目的,是踢掉其他股东,让自己分享更多利益?这就值得仔细讨论了。
尤其是:当这个企业当前现金流紧张的时候。
2)美国很多企业都这么干
没问题,但你要留意,美国很多企业这么做的时候:a.经济形势如何;b.自身体质如何;c.现金储备如何。
其次,即便是美国企业这么干,是否就真的好?也是有争议的。
3)股价涨上去,什么问题都解决
一些网友的批评,是建立在“股价会涨”这一前提的,他们假设性地认为,只要回购股价就涨,涨了,就没有质押风险;涨了,就能缓解财务压力;涨了,就能提振经济。
这种假设,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4)没搞清楚回购的意思
一些网友的回复,弄混了增持/回购的区别,也弄混了贷款用于日常经营、资本开支与回购股票的区别。
事实上,回购注销只会缩减股数,不会给企业账面增加现金,也不会帮助企业扩大生产,也不会增加员工薪酬——后面这些,都没有。
而代价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要承担贷款带来的新增负债,以及偿还这些负债而减少的未来现金流。
如果一定要说还有什么作用,就是在二级市场上让股民亢奋一下。
如果你只是图大家high一场,那不妨直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