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9月26日
六大车企围攻Model Y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国产新能源车企与特斯拉Model Y 的正面竞争已不可避免。2024 年下半年,包括蔚来子品牌乐道、极氪、鸿蒙智行等多家车企都推出了直接对标甚至超越 Model Y 的车型。特斯拉Model Y 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与上半年的小米SU7 相似,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挑战。

🤔 **国产车企发力,目标直指特斯拉Model Y**:多个品牌推出全新车型,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包括蔚来子品牌乐道L60、极氪7X、鸿蒙智行智界R7等。这些车型在设计、配置、价格等方面都与Model Y 展开激烈竞争,试图抢占其市场份额。 国产车企之所以选择对标Model Y,是因为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销量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元PLUS 超过20 万辆。特斯拉Model Y 也凭借其坚挺的售价和销量,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之一。 此外,Model Y 产品更新换代的空档期也给了国产车企机会。Model Y 自上市以来没有改款,价格也没有大幅调整,而国产车企则抓住时机,推出新款车型以抢占市场。

🤩 **国产车企优势明显,挑战特斯拉Model Y 短板**:国产车企在电池成本、三电技术、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并能够针对Model Y 的不足进行差异化竞争。 例如,乐道L60 强调换电和“精装”,智界R7主打智驾系统,极氪7X 拥有更大的后备箱,智己LS6 则强调“百万级底盘质感”。这些都是Model Y 较为薄弱的方面,国产车企能够利用这些优势吸引消费者。 此外,国产车企在品牌力和智能化方面也正在快速追赶特斯拉。随着国产车企不断推出高品质车型,特斯拉在品牌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 **特斯拉面临挑战,FSD 或成翻盘关键**:特斯拉Model Y 并非完美车型,其极简内饰、舒适性不足、储物空间有限、单踏板模式等都可能让消费者犹豫。国产车企正是抓住这些短板,才得以发起挑战。 随着国产车企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下降。Model 3 的销量已经跌落神坛,需要降价刺激市场。特斯拉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技术(FSD)被视为其重要的翻盘机会。FSD 预计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如果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特斯拉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砝码。但在 FSD 推出之前,特斯拉将面临来自国产车企的巨大挑战。

封面来源丨Unsplash 

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三电、智能化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国产新能源车企与特斯拉Model Y的正面对决已不可避免,赶在Model Y换代之前出招,也几乎成为各家车企的共识。 

2024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哪款车型承受的压力最大?

从上半年来看,这一“殊荣”恐怕要归属于小米SU7,车型还未正式发布之时,便遭遇车圈大打价格战,生生逼得雷总调低发售价,而在上市之后,又处处遭遇竞品的针对,甚至于一度有新款电轿车型发布,就势必要拿小米SU7进行对标。

而进入到下半年,车圈火力最为集中的目标车型,又变成了特斯拉的Model Y。

近一个月时间以来,包括蔚来子品牌乐道的首款车型L60、极氪旗下全新中型SUV极氪7X、鸿蒙智行首款纯电轿跑SUV智界R7,都公开宣称要在产品力上直接对标乃至超越特斯拉Model Y。

如果再算上此前同一价格带的比亚迪元、小鹏G6等车型,以及即将发布的阿维塔07、岚图知音和智己LS6,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形势,一点也不比上半年的小米SU7轻松。

01 全冲特斯拉来了

9月24日,智界R7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迎来上市。新车共推出3种续航版本(667km、736km、802km)共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5.98万~33.98万元。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特斯拉ModelY是纯电SUV市场中销量非常好的产品,也非常优秀,智界R7的目标就是要比Model Y还优秀,并以超越特斯拉Model X的规格跨级竞争Model Y。

除此之外,余承东同时还透露,此次推出的智界R7是赔钱在卖,“现在卖一辆车亏3万多元,今年是肯定亏的,明年争取上量后不亏。”

相比较时常一语惊人的余承东,蔚来创始人李斌虽然没有大言不惭的表示要“比Model Y还优秀”,但是在子品牌首款车型乐道L60上市前后,也不遗余力的将其定位成为“精装加大换电ModelY””。

不过在发布会前的一次采访中,乐道总裁艾铁成则表示,“(乐道L60)完全对标Model Y”。发布会当天,他又强调,“乐道L60在底层技术上已经超越了Model Y”。

除了精装、加大、换电这些肉眼可见的产品元素之外,乐道L60的价格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标准续航60度电池版本售价20.69万元,长续航85度电池版本售价23.59万元,如果采用BaaS电池租用服务,L60价格直接低至14.99万,电池租用月费最低只需599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乐道L60和智界R7虽然都是SUV车型,但外观设计上却都和Model Y一样采用了溜背造型,可以说从内到外,都是在紧咬着竞争对手不放。

除了鸿蒙智行和蔚来这两大自带流量和话题的造车新势力外,近期还有多款新能源车企推出中型SUV产品,而且都不约而同地将Model Y作为了假想敌。

极氪近期推出的7X起售价仅为22.98万,但是放弃了特斯拉所引领的溜背路线,回归经典SUV造型,极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聪慧表示:“造一台比Model Y更Model Y的车,并不费力,中国车企有这个工程能力和成本优势,但这不是极氪的选择。”

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还有阿维塔07、智己LS6、岚图知音三款纯电中型SUV车型会正式上市,从竞争态势上来说,在20万~30万的纯电SUV市场,年底前将可能会呈现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激烈场面。

02 为什么是Model Y?

为什么各大车企都一定要把特斯拉Model Y作为要超越的对象,答案还是因为其作为一款全球车型,在中国市场卖得实在太好了。

在过去一年(2023年8月-2024年8月)的时间中,特斯拉Model Y总计卖出了518276辆新车,在纯电SUV市场独占鳌头,领先第二名的比亚迪元PLUS超过20万辆。

而在纯电SUV的月销量榜单上,特斯拉Model Y也依然势头凶猛,上月其在国内总共卖出了45330辆新车,依旧呈现出断崖式领先的巨大优势。

即便是将销售维度拓展到整个纯电领域,特斯拉Model Y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卖得最好的电车,今年更是连续四个月荣登全车市销冠,直到上个月才在销量上被比亚迪海鸥以微弱优势超越,但从售价来看,海鸥的售价仅为Model Y的四分之一左右。

坚挺的售价和坚挺的销量,Model Y独占的市场蛋糕不可能不让其他车企眼红,毕竟超过50万台的年销量,即便只让出一半来,也够好几家新能源车企吃饱了。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车企选择在下半年发起对Model Y的“围攻”,也是敏锐察觉到了其产品更新换代的空档期。

实际上,Model Y从上市至今,不仅仅没有改款,同时价格也没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目前2021款Model Y的标准后驱版指导价为29万,但相比于如今在售的车型,配置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差距,三年之后的今天只升级了辅助驾驶芯片,同时对价格进行了下调。

今年6月,马斯克曾对外表示,特斯拉今年不会推出Model Y的改款车型。这也就意味着,赶在9、10月份发布新车的车企,能够赢得至少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差,以新款车型发起对“老款Model Y”的冲锋。

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Model Y所处的中型SUV赛道和25万元左右的价格带,从油车时代起便是各家车企的必争之地,对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攻入这块腹地早在战略计划之内。只是过往Model Y的统治力太过强大,才让各家车企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而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三电、智能化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国产新能源车企与特斯拉Model Y的正面对决已不可避免,赶在Model Y换代之前出招,也几乎成为各家车企的共识。

03 特斯拉的苦日子要来了

而从产品力上看,特斯拉Model Y虽然销量傲人,但也并非是一台完美无缺的车型,随着国产电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特斯拉过去所坚持的一些产品理念和设计风格,也无法再赢得所有消费者的认可。

比如在Model Y这款车身上,极简的内饰风格、不够舒适的悬挂系统、并不宽敞的储物空间以及固执的单踏板模式,都有可能动摇消费者最终的购车选择。

对于其他车企来说,能够在Model Y的短板上做出差异化竞争,也就有可能分得更多的市场蛋糕。因此近期上市的几款车型,都在对标Model Y的同时也着力突出自身的长板,比如乐道L60的换电和“精装”,智界R7的智驾系统、极氪7X的大后备箱设计,智己LS6的“百万级底盘质感”,实际上都在围绕着Model Y不够出色的地方做文章。

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在去年发布的《特斯拉Model Y用户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用户购买Model Y的主要原因是“大品牌”和智能化加持,主要的竞品车型则为Model 3,最终被劝退的原因则是因为Model 3的空间太小。

但无论是品牌力和智能化,在国产新能源车企不断崛起的大背景下,其实特斯拉如今的长板都并不明显。而Model Y所谓的空间优势,也仅仅相对于同门竞品Model 3而言,在其他同级别电动SUV面前,Model Y的空间恰恰是重大短板。

参考Model 3此前的表现来看,在国产新能源车企扎堆推出同类型竞品之后,其销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作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近两年来,Model 3已经跌落神坛,甚至于一度需要降价刺激市场,而随着小米SU7、极氪001等车型的表现越发强势,Model 3在同级别车型中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

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华新能源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9.5%下降至6.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马斯克一直着力推动的重点项目,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技术(FSD)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重新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砝码。

此前曾有报道称特斯拉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完全自动驾驶(FSD),但并未得到官方确认,具体的入华时间表仍有待监管批准。

而可以预见的是,在FSD到来之前,面对诸多竞争对手的“围剿”,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可能会将度过一段极为艰难的时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螺旋实验室”,作者:螺旋君,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斯拉 Model Y 国产车企 新能源汽车 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