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09月26日
重大突破!我国发现能强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纳米抗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南京大学科研团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种抗体,能与艾滋病病毒受体结合,抑制病毒有效率超99%,为艾滋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南京大学科研团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种特殊抗体,该抗体在实验中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有效率超过99%,展现出良好的广谱性和抗病毒活性。

🔑艾滋病新药研发思路通常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过程入手,此次发现的新型抗体不直接攻击病毒,而是通过‘锁定’CD4受体,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路径,降低了病毒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在针对HIV - 1活病毒的严格测试中,精心设计的‘乌纱帽’型三聚体纳米抗体Nb457 - NbHSA - Nb457,克服了现有CD4抗体药物的局限,实现了对HIV - 1病毒的100%完全抑制,是抗HIV抗体技术领域的重大飞跃。

快科技9月26日消息,据南京大学官微,该校科研团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种抗体,它能够与艾滋病病毒受体结合。实验中,该抗体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有效率超过99%,体现出良好的广谱性和抗病毒活性。

据悉,临床上主要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寿命,但也会导致病毒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因此急需研究新疗法。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吴稚伟介绍,目前,艾滋病新药研发的思路主要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入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名为CD4的受体就像“门把手”,病毒利用它才能打开细胞的“大门”。

吴教授进一步阐释,鉴于艾滋病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快速产生耐药性的特性,传统直接针对病毒本身的疗法面临巨大挑战。而此次发现的新型抗体,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直接攻击病毒本身,而是巧妙地“锁定”CD4受体,从而阻断了病毒进入细胞的路径。

这一创新策略显著降低了病毒产生耐药性的风险,为艾滋病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对推动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革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针对HIV-1活病毒的严格测试中,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尤为亮眼:经过精心设计的“乌纱帽”型三聚体纳米抗体Nb457-NbHSA-Nb457,不仅克服了现有CD4抗体药物(如Iblizumab)的局限,更实现了对HIV-1病毒的100%完全抑制,这一成就标志着在抗HIV抗体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飞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南京大学 抗艾抗体 艾滋病治疗 HIV - 1病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