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周慕云,(https://xueqiu.com/6862775740/305600906)
不管大定多少,上保险才是真正的销售落地,先看一组数据:
享界S9的上险量
1、31周(7.29-8.4):33辆:
2、32周(8.5-8.11):397辆,
3、33周(8.12-8.18):65辆,
4、34周(8.19-8.25):约270辆,
5、35周(8.26-9.1):约380辆,
6、36周(9.2-9.8):约430辆,
7、37周(9.9-9.15):约480辆,
8、38周(9.16-9.22):约440辆。
8月上险合计:约1100辆;9月(到22日)上险合计:约1400辆。
这个数据如何呢?对比一下问界M9 EV,9月前3周合计大概960辆。
9月还有一周,按照这个趋势,享界S9还能上400-500辆,那么9月大概1800-1900辆的样子。
享界S9月度近2000辆的上险量是车型基本成功的标志,符合预期。
未来放量,只能寄托于增程版。
事实上,当下中高端市场增程是市场共识。比如别克GL8,上了增程版本之后,立即在8月夺回MPV销量冠军。
问界M9 增程版占9成以上的销量。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能够推出增程版,是个悬念。
蓝谷还有极狐品牌。
极狐在6月之后就来到了月销8000辆之上的规模,8月份更是达到了10000辆。
9月份3周销量在新势力榜单中稳定排第9,分别是2100、2800、2100,合计7000,9月维持8000以上的销售应该问题不大。
极狐全是纯电车,定价12-20万之间,目前这个区间新车迭出,价格战打的非常厉害,极狐想在这个区间胜出,难度极大。
纯电车想要胜出,必须苦练内功,把设计、制造的优化做到极致,才能把单位能耗降下来,用更小的电池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否则大电池短续航就是悲剧。
目前来看极狐T5、S5、考拉等做得还中规中矩,但也没有特别出彩的点,能够维持目前地位实属不易。
所以,$北汽蓝谷(SH600733)$ 的未来主要还是看享界。
北汽蓝谷的底气是强大的制造能力(与麦格纳合资的工厂),以及与奔驰、华为合作获得的产品设计定位能力。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百亿资本还没有落地,入股引望也还有没有落地,享界增程版也还没有落地。
未来,享界肯定会规划更多的车型。
从北汽集团来说,北汽蓝谷是其未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