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科 260 年秀才总计 46 万左右,平均一年出 1800 个,清末人口 4 亿,当然清初期人口较少,概算清末一年录秀才 2000 人,对比现在 15 亿人口直接乘算,也就是得现在靠近全国 8000 名才能当秀才。跟清北每年录取的新生数总和差不多。
而且你同级的竞争对手可不会毕业哦,相当于高三到高二十三的,凡是没考上清华北大的,年年复读考试,这是什么强度?孔乙己只是其中屡试不第的那个。既然有勇气一直考,说明实力至少在如今的 C9 级别左右,但是无奈竞争对手太多(前后 20 年的高考生),所以碰运气也一直没考上清北。
不是说搞什么学历歧视,只是想说现在我国大学扩招搞得大家有点摸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了,觉得自己也有件长衫了,不妨脚踏实地一些,该工作工作,先过好生活为上。